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研究AI辅助新冠诊断南京90后陆
TUhjnbcbe - 2022/11/25 18:59:00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陆思源,31,在莱斯特大学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他研究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辅助诊断。他希望自己的努力有助于减少误诊。

来自南京的重度脑瘫患儿陆思源最近给了自己一份大礼:英国莱斯特大学博士文凭,还在导师辅导下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AI)辅助远程诊断新冠的软件。

“我好担心,担心到了英国会活不下去。”

陆思源清楚记得。那是年,他正准备从南京到英国来读博士学位。他自幼患重度脑瘫,离不开轮椅,在接受康复治疗前无法正常吐字发声。

年8月,31岁的陆思源在莱斯特大学提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准备启程回国。他的专攻方向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

在此期间,他和导师一起研发了一款人工智能应用软件,用于确诊新冠,据信准确度超过97%。

他怎么做到的?是什么支撑着这个90后脑瘫患者承受常人之难忍,在自己的称谓中加上了“博士”二字?

“从小就是这样”

“我早就习惯了,从小就是这样。”交谈中,他几次提到这一点,语气平淡,似乎在说一件极寻常的事。

陆思源年2月出生在江苏盐城,难产窒息导致中枢神经受损,两岁时确诊脑瘫。

他小时候四肢肌肉痉挛,双腿畸形,脊柱弯曲,不能走路,手张不开,抬头困难。

大约20%的脑瘫患者智力发育正常。他是其中之一。

父母决定,不能放弃。这个孩子不但要长大成人,还要让他成才。

“父亲从小就跟我说,我和别人不一样,要想活下去,只有好好学习。没有别的选择。学习是唯一的出路,”他说。

所以,他就这样一路走来,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硕士,再到英国,花两年时间学完通常需三、四年的博士课程。

陆思源说,童年记忆中不乏快乐,虽然身体痛苦。

小时候家在盐城,去过幼儿园,被淘气的孩子欺负过,也被仗义的孩子保护过,在康复中心遇到过其他有类似疾患的孩子。

他说,最开心的时候是邻居小朋友到家里来和他一起玩耍。

到了上学年龄,有学校怕担责任,不愿收他,但最终还是和同龄人一起跨进校门。

学习对他来说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父亲“为我铺路”

大约六、七岁时,父亲给他买了台电脑,成了儿子的电脑启蒙老师。

据当地媒体报道,陆思源的父亲原来在盐城卫校当老师,教历史和*治,后来辞职考上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他不知道,父亲是在为他铺路。

陆思源的妈妈在他小时候会背着他出门,去医院,上学、放学。他长大后用上了轮椅,还是妈妈负责接送。妈妈在他10岁那年辞掉了工作。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典型症状之一是走路时双腿呈剪刀步或交叉步,足尖着地,可以通过手术矫正。陆思源两条腿分两次手术,麻药药性过去后剧痛,但他不吃止痛药,怕对大脑有影响,忍了三天三夜。

现在回想起来,他确信那是迄今为止“最痛苦的记忆”。

读书辛苦。如果手用不上力,写字慢的话,更辛苦。陆思源上的是江苏最好的学校之一,盐城中学。

那时,他的日常作息大致是这样的:早上5点多起床,6点半早读,晚上9点半晚自习下课。然后写作业,通常到11点休息。

“我的目标是做科研工作,所以肯定要上大学的。现在入职门槛就是博士,”他说。

写字对他来说是个艰难的任务,得用手臂发力,笔尖“扣”在纸上,速度比别人慢几倍。

他和同学们一起考试,每次汗湿衣襟。语文考试作文从来写不完,英语选择题较多,最容易,数学考试遇到需要写出复杂演算步骤的时间就不够用。

他高考语文很差,因为作文照例没写完,但英语考得不错,因为英语一直学得很好。他说中学遇到一个很好的英语老师。

他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第一个英语老师特别关照我,后来也就自然而然学得不错。我平时听英文歌比较多,顺便就练习了听力,学习人家的发音。”

他参加了高考,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学计算机。

遇到张老师

本科毕业时,陆思源准备考硕士研究生。在本校找导师,不太顺利,“应该是我的情况不太受欢迎。”那年,张煜东教授第一年带硕士研究生,知道他的学生不多。

两人一番交谈、接触,都觉得可以试试,于是,陆思源就成了张煜东教授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后来又被教授说服,跟到英国莱斯特大学继续读博。

当地媒体报道,两年读硕士期间,陆思源成绩骄人,发表6篇被三大国际学术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其中四篇SCI论文(科技),一篇EI论文(工程),一篇ISTP论文(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班里的学霸。

平时他也爱看直播,上网逛A站B站,唱英文歌,玩微博、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AI辅助新冠诊断南京90后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