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脑梗偏瘫后,步态异常,走路慢,稳定性差,
TUhjnbcbe - 2022/10/9 12:13:00
外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83179.html

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偏瘫步态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表现为异常的步态、行走速度缓慢、费力、稳定性差等。另外,脑卒中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大多存在平衡功能异常;而平衡能力的加强对恢复步行能力至关重要。

偏瘫康复训练中,平衡功能训练必不可少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脑部高位中枢失去了对低位中枢的控制,出现平衡反射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肌力、肌张力及肌群间的互相协调收缩能力丧失,均可导致平衡功能障碍。故在偏瘫康复训练中,平衡功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转移和站起动作最难完成,需要较好的平衡功能,同时平衡能力决定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最重要的临床因素之一,是偏瘫患者步态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脑梗偏瘫如何进行平衡训练

目前国内有关偏瘫平衡训练以Bobath技术及Brunnstrom技术为主,包括站立平衡训练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

康复治疗师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坐位到立位及行走的平衡协调训练,以及从静止到动态的负重平衡训练,将步行中的负重、迈步、平衡三要素有机分解并结合起来,促进了正常模式的建立。

大家如果想系统地进行脑梗后平衡功能的康复训练,建议可以跟着李海旭老师的专栏课程《7天脑梗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进行居家康复训练

里面含有如何平衡自测以及33个康复锻炼动作,海旭老师通过视频的方式详细细致的教你如何进行平衡能力的锻炼。

平衡训练可以促进步态和行走能力的恢复

通过一系列的平衡训练可使躯干肌及患侧下肢的负重得到锻炼,有利于重心分布对称,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同时,由于下肢肌肉获得较全面的被动和主动训练,可减少肌萎缩,维持并增强肌力,有效地锻炼偏瘫下肢的承重及步行能力,使患者因承重能力、重心转移困难、运动姿势维持困难所致的失平衡状态得到不断的调整和修正,从而提高ADL和步行能力。

温馨提示:在患者病情稳定,坐位站位无眩晕感、无头痛时,就可开始平衡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了;应根据患者自身体力情况进行训练,训练时家属需要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不适症状如气促、头晕,需及时暂停。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梗偏瘫后,步态异常,走路慢,稳定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