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cercbralpalsy,CP)是一种常见导致儿童残疾的疾病,患儿多于出生前到出生1个月内由于脑损伤或发育缺陷引起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姿势异常、视听障碍、智力低下、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等。
脑瘫发病早,病程长,致残率高,为患儿及家庭带来痛苦和沉重的负担。早期、有效、持久的康复治疗可恢复部分功能,减轻伤残程度,最大限度达到身心康复、生活自理、入校学习、自谋生计、融入社会的良好康复效果。
据统计,小儿脑瘫人数近年来增长十分迅速,已影响全世界0.2%的儿童,而我国儿童的脑瘫发病率高达1.8‰,目前有77~万脑瘫患儿。脑瘫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完全治愈脑瘫的方法,临床治疗主要以康复为主。医院的康复费用高,医疗资源有限,且由于治疗时间和治疗地点的局限性,医院的脑瘫康复普及面小。
尤其我医院相对匮乏,且集中在大城市,广大城乡脑瘫患儿的康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患儿因为治疗费用高、医院路程远、疗程漫长、家庭重视度不够医院进行康复,许多患儿因得不到及时治疗,失去了回归社会的机会。
由此可见,医院康复治疗无法满足大多数脑瘫患儿的康复需求,缺乏适合的康复治疗模式是目前小儿脑瘫患者得不到有效及时治疗的主要原因,医院、社区、家庭和学校应相互配合共同进行。
医院拥有专业的康复团队,先进技术及齐全的康复设备,,医院进行首次脑瘫病情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性康复治疗。并且经过一阶段的康复治疗后,专业医生会根据康复效果进行专业评估后及时调整后期康复治疗的方式。
社区康复可以继续针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及评估,另一方面对患儿家属进行后续家庭康复培训。医院交接工作,熟悉患儿病情,医院的治疗情况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然后对脑瘫患儿进行社区康复,制定社区阶段康复训练计划。
家庭康复是由脑瘫患儿家长负责指导患儿完成康复训练,并进行康复护理,患儿教育,为后期患儿回归社会,顺利入学做好准备。该康复阶段家属主要指导患儿进行运动康复、语言训练和心理康复,提升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健康程度。
其中运动康复包括头部自主控制训练,翻身训练,双手支撑训练等项目,此类项目对康复设备和专业技术要求低,训练操作简单易学,适合在家庭康复训练中普及。语言训练从患儿基本发音、舌头的伸缩运动功能开始,鼓励患儿多与人沟通交流,锻炼患儿的理解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在心理康复方面,家长需给予患儿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