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脑瘫
”
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妊娠期、出生时、出生后4周,发育为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行动、感觉的损害。
2
脑瘫的分型
”
年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推荐了我国最新分型标准,按运动障碍和瘫痪部位分为6型。
3
如何识别脑瘫?
”
脑瘫婴儿在各个方面的发育都要比同龄正常婴儿差,如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易惊、角弓反张、少动或多动,喂奶时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常呛、噎、吐奶。4-5个月还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
4
脑瘫的治疗和康复
”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的共识认为脑瘫是不可治愈的,但针对脑瘫(脑损伤)留下的后遗症是可以治疗的。脑瘫以综合康复治疗为主,手术干预及适时的辅具应用在脑瘫后遗症的治疗中也有重要价值。
5
脑瘫后遗症儿童手术
干预的评估和时机
”
脑瘫后遗症患儿的手术干预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脑瘫分型、痉挛状态、上肢功能、下肢行走能力、发音及语言能力、流口水程度等等。脑瘫外科治疗的目标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地评估治疗的效果。需要优先考虑的是患儿的语言沟通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活动能力。一般来说小儿6-7岁左右是一个手术时机,此时小儿运动功能发育已趋完善,难以通过康复训练求得功能改善,此后可能出现明显躯体固定畸形。
我院案例一
4岁,男孩,痉挛型偏瘫,右上肢畸形,肩关节活动受限,口水较多,术后(手术方式:双侧颈总动脉外膜剥离、右前臂屈腕肌群肌内滑移、肌腱延长术)患者肩关节活动及前臂痉挛状态明显改善。
我院案例二
6岁,男孩,痉挛型四肢瘫,跪行,不能直立行走,术后患者下肢力线恢复良好,可以走路上学。
我院案例三
11岁,男孩,痉挛型四肢瘫,不能行走,口水多,发音不清,术后(双侧颈总动脉外膜剥离、双下肢腘绳肌松解、双侧腓肠肌腱膜松解、石膏外固定术),术后患者口水明显减少,发音功能改善,可以辅助下独立行走。
医院外三科团队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护理竭诚为脑瘫患儿服务。让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