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公益传播4个方面看宝宝姿势发育是否
TUhjnbcbe - 2022/6/22 14:42:00
北京专科雀斑医院 http://m.39.net/pf/a_10029386.html

脑性瘫痪患儿异常姿势有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延迟消失有关。

1.俯卧位

婴儿时期(3~4个月以后)表现为俯卧位时屈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或不能抬头,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肩部着床,臀部高举,或上肢内旋、屈曲,两手握拳,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足尖朝内。

2.仰卧位

头后仰,下肢伸直,有时呈角弓反张姿势。由于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持续时间延长(正常小儿4~5个月时消失),表现为头转向一侧时,枕部的一侧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状,面部一侧上下肢伸直,有时呈拥抱反射状姿势,有时呈双下肢伸直。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位时腕、肘、肩、髋、膝、踝等均可同时平置于床面,呈青蛙仰卧状。

3.由仰卧位牵拉成坐位

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双手,缓缓从仰卧位拉成坐位,观察在牵拉过程中姿势的变化。正常小儿4~5个月时头即不再明显后垂,两上肢能主动屈曲。3~4个月以后的脑性瘫痪患儿可表现为躯干能拉起,但头后垂;一侧下肢伸直,足跖屈,双下肢均伸直伴足跖屈。

4.直立位

正常3~4个月的小儿当扶其腋下呈直立悬空位时,表现为双下肢屈曲,6个月扶成直立位时,下肢能支持体重。脑性瘫痪患儿直立悬空位时往往两下肢内旋、伸直、足尖下垂,两下肢由于内收肌张力增高表现为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脑性瘫痪患儿直立位时,头、脊柱、足跟往往不能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髋腰部侧弯;或表现为两大腿内旋,膝半屈,下肢呈"X"形,足尖着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益传播4个方面看宝宝姿势发育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