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TUhjnbcbe - 2022/6/21 15:03:00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

谨慎而后行医!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

非博不能致其得!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性瘫痪的患儿。

一、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TCD编码:BEZ、BEZ)。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编码:G8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六版(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及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一版(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临床常见证候:

脾肾两亏证

肝肾亏虚证

肝强脾弱证

痰瘀阻络证

心脾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五迟、五软、五硬(TCD编码:BEZ、BEZ)和脑性瘫痪(ICD-10编码:G80.)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乙肝病*表面标志物。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脑电图检查、髋关节X线检查、听力筛查等。

(八)治疗方法

1.推拿疗法

2.针刺疗法

3.灸疗

4.中药熏洗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穴位注射、经络导平等疗法

6.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脾肾两亏证:健脾补肾,生肌壮骨。

(2)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3)肝强脾弱证:柔肝健脾,益气养血。

(4)痰瘀阻络证: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5)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7.康复训练:根据患儿病情选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吞咽功能障碍的训练、益智疗法等多方面内容。

8.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治疗后比治疗前总分数提高≥5分。

2.异常姿势减轻。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其他系统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五迟、五软、五硬(小儿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小儿脑性瘫痪)(TCD编码:BEZ、BEZ;

ICD-10编码:G8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90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2天)

年月日

(第3-7天)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康复初次评估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善入院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防治并发症

□防治并发症

长期医嘱

□脑瘫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婴(幼)儿饮食

□中医辨证

□推拿

□针刺

□灸疗

□中药熏洗

□中药口服

□其他疗法

□康复训练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尿常规

□便常规

□血常规

□乙肝两对半

□头颅影像学检查(MRI)

□髋关节X线片

□脑电图

□听力筛查

长期医嘱

□脑瘫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婴(幼)儿饮食

□中医辨证

□推拿

□针刺

□灸疗

□中药熏洗

□中药口服

□其他疗法

□康复训练

临时医嘱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儿的康复和锻炼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的康复和锻炼

□配合康复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第8~88天)

年月日

(第88~90天)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加强中医康复评价与实施

□防治并发症

□康复疗效、预后和出院评估

□强调健康宣教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预约复诊日期

□完成出院评估、总结

□指导出院后康复

□通知出院

长期医嘱

□脑瘫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婴(幼)儿饮食

□中医辨证

□推拿

□针刺

□灸疗

□中药熏洗

□中药口服

□其他疗法

□康复训练

临时医嘱

□完善检查

□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家庭或社区康复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的康复和锻炼

□配合康复

□配合健康宣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特别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学文化知识,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治疗操作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侵权及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热线/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