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认识早产儿疾病脑瘫的定义以及脑瘫的诊
TUhjnbcbe - 2022/5/9 14:50:00

脑瘫,对于很多早产儿、高危儿的父母来说是一个恐怖的词。

那些被医生怀疑可能脑瘫的孩子的家长往往心急如焚。如何才能尽早排除疑似或确诊,成了摆在每位家长面前的难题。因为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三早”才能更好地降低致残率,使那些可能成为脑瘫的孩子们重新获得新生。

在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存活仅仅是高危新生儿出生后即刻的近期目标,其最终目标必须是无病生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年提出:“把拯救儿童生命的斗争和使生命有意义的努力同步进行。”因此降低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伤残的发生率以及减轻致残程度已迫在眉睫,高危儿神经发育随访工作至关重要。

对于脑瘫的定义,最新版《儿科学(第九版)》的内容如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因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患儿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可伴随感觉、认知、沟通、知觉、行为等异常及癫痫发作,和继发性骨骼肌肉系统异常。定义中以下几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组”指非单一疾病;“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包含了胎儿、婴幼儿期;

“非进行性损伤”排除进行性、退行性病变;

“患儿持续存在的”排除了一过性、暂时性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

“可伴随……和继发性……”指出了可伴有一种或多种其他障碍,也可发生继发问题。

脑瘫诊断必备条件

(1)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2)运动及姿势发育异常;

(3)反射发育异常;

(4)肌张力及肌力异常。

必备条件与10余年来,国内外多数学者强调的运动、姿势、反射、肌张力四个方面异常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运动方面描述的词是“异常”,不是“发育落后”,有些人把脑瘫时的运动异常等同于发育落后,使得有些幼婴脑瘫因为运动发育不落后而未能得到早期诊断。

诊断脑瘫参考条件(非必备条件)

(1)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

(2)头颅影像学佐证(MRI、CT、B超)等。

鉴别诊断要注意

(1)运动发育落后/障碍性疾病;

(2)骨骼肌肉疾病;

(3)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4)脊髓疾病;

(5)周围神经病变等。

因此,脑瘫的诊断并非一张MRI影像,或者某一时期的单次评估就可以完全诊断的。《儿科学》指出,虽然脑瘫患儿的脑病变是静止性的,但是其临床表现时随着发育过程逐渐出现。因此,尤其是在新生儿早期,各类异常还未明显显现时,如何能够尽早地发现孩子具有潜在的脑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关于如何成为「早产儿家庭养育顾问」?第六期PFCC早产儿家庭养育顾问开课在即,更有优生优育协会认证加持!▼成为「早产儿家庭养育顾问」的详细要求?请扫码咨询「小才」

*因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早产儿疾病脑瘫的定义以及脑瘫的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