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孤独症的情绪和行为管理简介
TUhjnbcbe - 2022/4/16 19:34:00

情绪和情感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特有的障碍之一。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常常像汹涌跌宕的激流,他们的情感世界如没有绿洲的荒漠,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障碍,也无法享受情感交流的乐趣。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要克服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和情感障碍,是十分艰难的。但通过教育和干预,可以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享受周围人情感交流的乐趣。

情绪与行为障碍内容

孤独症患者的常见情绪和行为障碍包括:焦虑症(广发性焦虑症、分离性焦虑症)、恐怖症(特质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注意障碍、活动过度与好冲动、认知障碍与学习困难)、品行障碍(自残、破坏行为、攻击性行为、对立违抗性行为)。

情绪行为障碍原因

孤独症患者产生情绪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呢?分析下来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引起他人注意、生理疾病引起身体不适或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训练方法不当、刻板行为受到限制、环境的改变、逃避指令、要求得不到满足等。

训练方法

那么如何处理孤独症患者的情绪化行为呢?我们的处理策略是: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注意把握时机,合理要求与提高。矫正方法主要分为行为矫正法和认知行为疗法。下面我们提供一项情绪与行为管理基础训练项目—恰当就座位。

通过恰当就座的训练,患者需要达到的目标为,当听到“好好坐着”时,患者能够坐着身体不乱动,嘴安静不动。需要准备的材料为适合患者的椅凳,训练方法就是把椅凳放于老师对面,要求患儿坐到相应的椅凳上并发出“好好坐着”的指令。时间可从1-2秒慢慢延长到30秒。当患儿可完成时要及时给予患儿奖励来强化其正确的行为。当患儿熟练掌握后,我们就可以把环境从教室改变到餐厅、客厅、甚至户外,使患儿这一项技能得到泛化。

文章摘自贾美香、白雅君《情绪和行为管理训练实务》

本期介绍

史清雅

康复师

曾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学习,擅长孤独症、精神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和教育训练等。

刘光磊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部长儿康科主任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针灸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沧州市康复医学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副主任

沧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儿童康复学组副组长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孤独症谱系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沧州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儿童运动发育障碍的评估与康复,小儿早期脑损伤及儿童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

杨瑞

主治医师,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康科主任

医院进修深造,师从国内知名专家朱登纳教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针灸学会儿童康复委员会常委。

擅长脑性瘫痪,脑损伤,脑炎后遗症等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以及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疗。

左浩然

主管护师,儿童康复科护士长

中国残疾人协会心理康复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

中级沙盘游戏治疗师

擅长儿童康复及护理,尤其是脑瘫、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康复。

科室介绍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是沧州市孤独征筛查诊疗基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技术合作单位、省市残联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市红十字会“福佑天使”项目单位、市民*局“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单位、市福利院孤残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承担沧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专业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工作,开设刘振寰教授名医工作室。

科室人才济济、设备先进、技术精湛,专业从事小儿脑瘫、脑损伤、脑病及外伤后遗症、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孤独症等儿童康复诊疗工作。

引进国内外先进康复技术和经验,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精准医学对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形成了一套集传统医学手段与现代康复技术于一体的先进治疗体系。科室开展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精细运动功能评估、Peabody运动发育评估、表面肌电分析、0-6岁儿心量表、韦氏智力测试、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语言行为评估等评估项目;开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推拿、水疗、蜡疗、理疗、肌内效贴、药浴、中药熏蒸、引导式教育、行为矫正课程、应用性行为分析、结构化教学、沙盘游戏、音乐治疗等康复项目。效果显著,收获一致好评,荣获中国红十字会人道服务奖章、沧州市十佳爱心助残机构等。

儿童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将以精湛的康复技术为孩子们的健康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他们能够生活自理,回归家庭,走向课堂,融入社会。

科室

-;-

1
查看完整版本: 孤独症的情绪和行为管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