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宝宝已经三个月了,能力也越来越强了。妈妈也要随着宝宝的长大不停补充知识啊,今天妈妈就学了一个新名词:肌张力。
这是宝宝在做儿保的时候会查的一项“能力”。再仔细了解一下,咦?这个词怎么经常和脑瘫、神经系统受损、发育迟缓这些字眼一起出现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肌张力”这个宝宝发育过程中重要的测量指标吧。
什么是肌张力
肌张力,如果顾名思义的话,是不是就是肌肉的力量呢?
这其实很多人对肌张力的误解,认为有力量就是有肌张力,这点是错误的。
事实上,人体为了保持一个适当的姿势,需要一个好的肌肉张力来去做动作,比如说宝宝的俯趴抬头。而有的肌肉需要去用一点力量去做收缩的动作,例如宝宝大力吃奶的动作,基本上是属于肌肉力量的维持。
我们身体正常的肌肉张力就像橡皮筋一样有松有紧,张弛有度。
医生给宝宝做体检时,常会通过给宝宝做扩胸运动、蹬腿运动,通过四肢和关节被动状态下蜷曲、伸展等运动时遇到的阻力程度,来判断宝宝的肌张力。
肌张力作为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及正常运动的基础,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肌张力确实是判断孩子发育程度的一个标准,而肌张力的高低对孩子的大运动、精细运动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什么叫肌张力异常呢?
首先,肌张力高是“肌张力高/低”必须是专业的医生详细诊断后判定的,而不是仅仅通过个别表现得出,更不能由爸爸妈妈自己在家里做了一些”测试“以后就下判断。
但是,如果我们在家里观察到三月龄的宝宝出现了以下的表现,医院询问医生了:
肌张力偏高的表现:
宝宝仰面平躺被抱起时,头向后仰;
全身僵硬,不灵活;
感觉宝宝全身无力,酥软;
抱在怀里时,背部和颈部持续过分后仰,感觉在挣脱;
抱起时双腿僵硬或牢牢交叉呈“剪刀腿”;
注意区分:
当宝宝不喜欢、不愿意一件事情或一个人的时候,会出现“打挺”的动作,例如当家长横抱着宝宝时,宝宝不愿意,就会用力的向后仰头,而情绪平稳的时候,又能活动自如,这不是肌张力高。
肌张力偏低的表现
一般来说,宝宝进入三月龄,俯趴的时候,头和肩都能抬起来,而且还能自如得转头。
但是肌张力低的宝宝,会表现为不能抬头,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会发现他肌张力低时,宝宝自主运动很少,常会出现肌肉收缩乏力,甚至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吮吸和吞咽动作。
肌张力异常与脑瘫
还是那句话,医院和医生,一切的臆断都是自己吓自己。
大多数时候,儿保医生说的宝宝“肌张力异常”,很可能是宝宝的一时的发育速度稍慢一些。
因为所有的宝宝发育速度都着一些有个体差异性,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内就没有关系。
一些脑瘫的宝宝早期是会有肌张力高的症状,但很多宝宝肌张力高只是身体发育的正常现象。只有极少部分和脑瘫或脑部疾病有关。
脑瘫主要是由于大脑畸形或损伤造成的,常发生在出生前脑部未形成时,但也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发生。
新生儿时期,如果有过早产或其他抢救窒息的病史的宝宝,那么肯定要注意后面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也就涉及到了肌张力的检查。
如果我们实在有疑虑,那医院诊断,在专业医生帮助下,了解做哪些运动对你的宝宝更有益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干预手段需要家长和医生密切配合,制定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
注:
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