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健康可以说是
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的大事。
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
致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
据《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
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万,
而现有脑卒中患者则高达多万,
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血管疾病!
年苏州全市脑卒中发病率为5.32‰,
已成为我市居民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同时,进入秋冬,
又是脑血管疾病的最高发季节,
冬季脑血管的发病率是平时的2倍!
原来,中国人是脑出血高危体质!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外国人的脑出血发病率10%,而中国人始终在20%以上。
首先公认的肯定和“人种”有关,已经有研究揭示出来,中国人颅内病变血管的严重程度或者说发病率比西方人高,这是造成内出血增加的一个原因。换句话说,和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是脑出血的高危体质!
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人的高血压治疗不达标。很多脑溢血的发生都是因为血压太高、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头部脆弱的血管爆裂。有些高血压患者不按医嘱服药,导致达标率非常低。
综上两个原因,导致目前中国人脑卒中的发病率是欧美国家的6倍!
两大名人案例:
1.“小品王”突然就不能动了!在中国,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美名远扬。年9月30日凌晨,赵本山在上海突发脑出血入院治疗,医院,其病情被初步诊断为“脑溢血”。
2.漂亮女主播突然脑溢血了!年7月24日,凤凰卫视主播刘珊玲突发脑脑溢血,医院进行急救。医生诊断是因为血管硬化引起脑部血管破裂,病发后死亡率极高。
一旦脑溢血后就会给身体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半身不遂、甚至昏迷死亡等。其实,脑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但由于症状较轻,很易被人们忽视,特别是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的人群,下面这10个脑血管崩溃前的信号,一定要记住!
脑血管崩溃前的10个信号!
1剧烈头痛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很多人开始都是断断续续的头痛,但后来转化为持续性头痛。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甚至有些人还会伴发恶心和耳鸣。
2眩晕难受很多人在发生脑溢血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但有些人眩晕感觉不明显,有点类似于喝酒后站不稳的感觉。
3一侧麻木很多脑溢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该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如果麻木的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4眼前蒙黑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食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这些都是是脑溢血的前兆,所以千万不能大意。
5舌根发硬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
6经常呛咳在喝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莫名的出现呛咳,这也是很多人脑溢血的先兆。
7哈欠连天一些病人还介绍,他们会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禁自的打哈欠。其实这正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8握力下降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个东西明显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有时还伴有讲话说不清楚。
9常流鼻血如果正常的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就要小心了。高血压患者经常的鼻出血,很有可能是出现脑溢血。
10白天嗜睡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如果以上10个症状有3个,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就要小心了。如果症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千万大意不得。一旦错过治疗就可能落下终身残疾!
预防脑出血,记住这5点!
1控制好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诱因,因此防脑溢血主要是要控制好血压。控制血压主要是要平稳,使24小时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
2保持情绪稳定高血压的发生与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情绪突变、精神冲突等,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很多脑溢血患者在发病前都经历了情绪波动,如和别人吵架、生气等。
3防止身体劳累防止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比如很多明星、名人出现脑溢血,很多都是因为过度劳累,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
4注意季节保护小卫提醒,寒冷的天气正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5留意身体变化平时应该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提起脑卒中,
大家都应该知道,
4.5小时是*金救治时间,
小卫带给大家一个好消息,
苏州上半年已发布“急性脑卒中地图”,
首批覆盖10家医院,
救治中风,
医院最近。
脑卒中是苏州市居民死亡第二位原因
在今年4月25日举办的苏州市卒中中心建设院前急救工作推进会上,我市在省内首次发布了“苏州市急性脑卒中地图”。据此,救护车或家属可迅速找到离患者最近的具医院,获得最高效的救治。
年和、年相比,脑卒中发病、死亡率情况
▼▼▼▼
苏州市年全市脑卒中报告例;因脑卒中死亡人,死亡率为1.39‰。
从脑卒中类型来看,脑梗死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脑出血。
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分年龄组来看,40岁以后脑卒中发病率快速上升,60岁之后死亡率快速增加,均到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最高。
4.5小时是脑卒中救治的*金准则
目前,患者发病在4.5小时内静脉溶栓、6小时内动脉溶/取栓,是脑卒中急性期救治的*金准则。
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转运效率,减少院前时间,成为会上讨论的焦点。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苏大附二院神经内科刘春风教授介绍,患者和家属能正确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并让患者在发病的*金4.5小时内就得到最佳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致残和致死率,因此院前急救的有效转运非常重要。
救治中风,这10家医院最快最好
小卫从会上发布的“苏州市急性脑卒中地图”上看到,苏州医院、苏州医院、医院(本部、东区、北区)、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首批覆盖,被显著标出。“医院,是全市当前具备溶栓、医院,可以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救治。”苏州市脑血管病快速救治网络初步形成,我市也成为江苏省内首个推行该模式的城市。
刘春风表示,不仅建议市民直接将患医院,该地图还与急救院前救治体系结合。“救护车接到患者后,通常也会按医院。”
未来将实现“途中抢救”
刘春风告诉小卫,第一批10家医院入网后,医院具备脑卒中急救能力,医院会加入到苏州市卒中中心。第二部将实现救护车的升级,让途中救援成为可能。“急救车上就实现溶栓,未来救护车内将配备高端检测设备,可以进行CT、磁共振等检测,随车医生就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把血管打通。”
据了解,苏州市卒中中心救援体系建成后,最终将实现患者发生脑卒中后,医院完成溶栓治疗,最快1小时内完成。
来源:姑苏晚报、苏州疾控、医院、苏州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