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康复评定学》科目参考大纲
一、考试比例:康复综合试卷(总分为分)中《康复评定学》分,占1/3。二、题型结构(题型、题量、每题分值、该题型总分值):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题量:单项选择题50题;简答题6题;论述题2题。
分值:单项选择题1分/题。简答题5分/题;论述题10分/题。
总分值:单项选择题5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20分。
三、考试时间:60分钟。四、参考教材:
王玉龙主编,《康复功能评定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康复评定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康复综合试卷(总分为分),其中《康复评定学》分,占1/3。考试时间6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题型结构
1.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2.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3.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二、考查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康复评定的对象
三、康复评定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康复评定方法
一、康复评定方法的分类
二、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
三、康复评定方法的质量要求
第三节康复评定内容
一、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三、辅助检查
四、功能评定
五、制订康复计划
第四节康复评定的实施
一、康复评定场所
二、康复评定过程
三、康复结果的描述
四、注意事项
第二章人体形态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人体形态评定的发展
二、人体形态评定的内容
第二节身体姿势评定
一、正常姿势及其评定
二、常见的异常姿势及其评定
三、异常姿势的影响
第三节体格评定
一、测量时注意事项
二、体表标志的确认
三、身体长度测量
四、身体围度(周径)测量
五、身高和体重测量
第三章神经系统反射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反射发育的过程和基本特点
二、反射产生的结构基础
三、反射的分类及评定目的
第二节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一、脊髓水平
二、脑干水平
三、中脑水平
四、大脑皮质水平
五、其他常用的神经反射
六、检查注意事项
第四章心肺功能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采集病史与信息整理
二、主观评定
三、客观评定
第二节心功能评定
一、心功能分级
二、心电运动试验
第三节肺功能评定
一、肺容量测试
二、肺通气功能测试
三、临床应用
四、换气功能测试
五、小气道功能检查
第四节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安全性
四、气体交换系统的校准
五、运动方式
六、试验类型
七、试验方案
八、检查程序
九、心肺运动试验的主要代表性变量及其临床意义
第五节6分钟步行测试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准备工作
三、测试步骤
四、测试结果
第六节心肺遥测系统的应用
一、应用原理
二、操作方法及技术指标的临床意义
第五章认知功能评定
第一节认知功能
一、概述
二、常见认知功能障碍评定方法
第二节知觉障碍
一、概述
二、知觉障碍的评定方法
第三节注意障碍
一、概述
二、注意障碍的评定方法
第四节记忆障碍
一、概述
二、记忆障碍的评定
第五节执行能力障碍
一、概述
二、执行能力障碍的评定
第六节抑郁和焦虑
一、概述
二、焦虑和抑郁的评定方法
第六章言语-语言功能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言语与语言
二、言语产生的基础
三、言语-语言功能障碍的原因
四、言语-语言障碍常见类型
第二节言语-语言功能障碍的评定
一、言语功能障碍筛查
二、失语症
三、构音障碍
四、语言发育迟缓
五、口吃的评定
六、听力障碍
第七章感觉功能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感觉分类
二、感觉障碍分类
三、感觉障碍分型及特点
第二节感觉功能评定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评定方法
三、定量感觉测定
四、评定注意事项
第八章肌张力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肌张力分类
二、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第二节肌张力评定
一、评价标准
二、评定方法
第九章肌力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肌肉分类
二、肌肉收缩类型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评定工具与方法
一、肌力检查方法
二、注意事项
第三节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一、上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三、躯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四、面部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第四节应用仪器评定肌力
一、常用评定设备和方法
二、等速运动测定
三、其他测试技术
第十章关节活动度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关节分类、结构及特性
二、禁忌证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主要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一、评定原则
二、主要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第十一章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
第一节协调功能评定
一、概述
二、评定的目的、分级与内容
三、评定方法
第二节平衡功能的评定
一、概述
二、平衡反应及其表现方式
三、评定的目的、分级与适应证
四、评定的内容与指标
五、平衡种类与评定方法
六、临床常用平衡评定方法
第十二章步态分析
第一节正常步态
一、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
二、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变化
三、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
四、步行中的能量消耗
第二节步态分析方法
一、临床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第三节常见异常步态模式评定
一、中枢神经受损所致的异常步态
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的异常步态
三、骨关节疾患所致异常步态
第十三章神经电生理检查
第一节概述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特性
二、仪器与设备
三、电生理检查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神经肌电图检查
一、肌电图检查
二、神经传导测定
三、特殊检查
四、表面肌电图
第三节诱发电位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三、视觉诱发电位
四、运动诱发电位
第四节低频电诊断
一、直流-感应电诊断
二、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第五节脑电图检查
一、脑电图的基本内容
二、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第十四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分类
第二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方法
一、评定目的
二、评定方法
三、常用的评定量表
四、评定注意事项
第十五章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概念
二、康复医学实践中进行生活质量评定意义
第二节生活质量评定内容
一、与生活质量有关的因素
二、生活质量评定内容
第三节生活质量评定方法
一、访谈法
二、观察法
三、主观报告法
四、症状定式检查法
五、标准化的量表评价法
六、注意事项
第四节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一、普适性量表
二、疾病专用量表
三、生活质量评定量表选例
第五节社会功能评定
一、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二、就业能力评定
第十六章环境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环境和无障碍环境定义
二、环境特性
三、人造环境的分类和作用
四、残疾与环境
五、无障碍环境由来和ICF环境因素
六、辅助器具与无障碍环境
第二节环境评定方法
一、环境评定依据
二、环境评定原则
三、环境评定步骤
四、环境评定内容
第三节环境评定应用
一、生活环境改造
二、行动环境改造
三、交流环境改造
四、居家环境改造
五、公共环境改造
第十七章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
第一节手外伤后评定
一、概述
二、运动功能评定
三、感觉功能评定
四、手的整体功能评定
五、其他功能评定
第二节肩周炎的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三节颈椎病的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五节膝关节骨关节炎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六节截肢评定
一、截肢后全身状况评定
二、截肢平面与功能丧失百分率评定
三、残肢评定
四、假肢零部件选配的评定
第十八章常见神经疾病评定
第一节偏瘫评定
一、概述
二、偏瘫评定方法
第二节脊髓损伤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三节周围神经病损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三、常见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评定
第十九章常见心肺疾病评定
第一节心力衰竭评定
一、概述
二、心力衰竭评定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三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四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二十章常见儿童疾病评定
第一节脑性瘫痪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二节智力发育障碍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三节感觉统合障碍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四节孤独症谱系障碍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二十一章老年疾病康复评定
第一节老年性痴呆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二节帕金森病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三节糖尿病足评定
一、概述
二、康复评定
第二十二章康复常见并发症评定
第一节压疮评定
一、概述
二、压疮分期与评定
第二节疼痛评定
一、疼痛分类
二、常用评定方法
第三节吞咽困难评定
一、吞咽过程及分期
二、常用评定方法
第四节排尿障碍评定
一、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概述
二、神经源性排尿障碍评定
第五节排便障碍评定
一、概述
二、排便障碍评定
第六节性功能评定
一、概述
二、性功能障碍评定
三、参考书目
王玉龙主编,《康复功能评定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