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阶段的宝宝达到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才属于正常现象?
如何让宝宝早早学会说话呢?
宝宝的语言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家长也不用太纠结宝宝什么时候说话合适。按照下面的办法,合理利用宝宝0~3岁语言发展关键期,开发宝宝言语潜能。
使用妈妈腔。所谓妈妈腔指的是,说话声调高、句子短,带着感情,比如跟宝宝说“妈妈喜欢你”。这也是宝宝最喜欢听的声音!
给予回应。不要以为宝宝小,什么都不懂,就任由宝宝自己玩耍,不进行沟通。当宝宝跟你“哦,啊”的时候,妈妈要给宝宝回应。如果宝宝长时间得不到回应,以后也就不愿意继续说话了。
宝宝发出声音以后,要跟加以引导。比如,8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发出“ba”的声音,虽然是无意识的发音,也要跟宝宝说,“对,这是爸爸”。大一些的宝宝,想要喝水或者吃东西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宝宝说出来之后再给予满足。
每天坚持亲子共读。亲子共读时间既能增加亲子之间感情,还可以帮助宝宝学习绘本里的好习惯,更加有助于宝宝学习发音。比如绘本中说到“小兔子牙齿疼”,妈妈可以趁机问宝宝“小兔子牙齿为什么疼啊?”,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引导宝宝说出更多的词语,一方面让宝宝知道不注意牙齿护理牙齿里边是会有虫子的。
玩游戏,让宝宝喜欢说话。宝宝最喜欢玩,我们将学习说话跟游戏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学习更多必备的技能。比如让宝宝模仿你说话,你说“狗狗”让宝宝也跟着说,如果家里有小狗的玩具或者卡片的时候,当宝宝说出来“狗狗”,你就可以把狗狗拿给他或者让他自己找,哪个是狗狗。
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宝宝能开口说话,需要面部肌肉的支持,所以咀嚼肌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由泥状逐渐过渡到碎末状、小块状。有很多家长认为泥状的比较容易消化,就经常给宝宝添加这类食物。但当宝宝吃辅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9个月左右需要添加一些肉沫、烂粥烂面,1岁左右吃软米饭、馒头等,都有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如何辨别孩子是否有语言障碍?
关于如何辨别说话晚的孩子,是正常现象,还是语言障碍呢?
参照前面讲的发展规律,如果发现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那么孩子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发育迟缓,
关于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大家一定不要做无知的家长,贻误孩子终生
大家听我下面说的这些话:
我家孩子快三岁了,还不会说话
我家孩子认知特别差,听不懂话
我家孩子只是咿咿呀呀,全是火星语
我家孩子听懂简单指令,但是不主动说
我家孩子只会仿说,总是自言自语
我家孩子只会单字或叠词,不会讲句子
我家孩子不会提问,分不清“你、我、他”
我家孩子词汇量匮乏,只会简单的几个
我家孩子只会大白话,语言丰富度差,修饰性语言匮乏
我家孩子语言表达逻辑性差,颠三倒四,主题跳脱
这些话是很多家长给我们的反馈,孩子语言发展问题凸显,跟孩子实际年龄不匹配,相差甚远,其实,这些问题反馈给我们一个讯息,那就是:孩子语言发育迟缓!这个在儿童语言发展早期阶段出现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愈发难缠,如今正在影响中国的儿童。
根据《中国保健杂志》的数据显示,语言发育迟缓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生率已经由五六年前的6%增长至如今的9%。而在福建、广东等地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生概率甚至可能达到12%。
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的平均概率。可见,在中国,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矫正训练必不可少。但语言专家也说了,只有认清这些行为,才能真正改变语言发育迟缓对孩子的影响。
如何正确认识语言发育迟缓呢?
不管是网络上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偏见,还是社会上不少家长对语言发育迟缓的认识。
从这里面我们都能看见这样一个问题:大众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认识还停留在老旧的观念之中,并不知道语迟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定义。
最早的认识:语言发育迟缓只不过是一个影响孩子说话发音的语言问题,可能会导致孩子说话不清楚。
现在的认识:语言发育迟缓会造成孩子很多方面的迟缓和落后,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的落后、语言逻辑的混乱、反应能力低下等等。
两相比较之下,大家是不是看出来很多的问题了。所以,在孩子接受语言发育迟缓矫正训练之前,父母们首先要认识到真正的语言发育迟缓是一个怎样的问题。
语言发育迟缓要矫正还是等待自愈?
关于如何改变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家长们一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语言发育迟缓就得靠专业的语言矫正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说话发音;另一派家长则认为孩子的语言有自我纠正的能力,完全不需要语言矫正就能恢复。
从表面上来看,两种观点其实都有道理,不过语言问题终究还是得靠科学的论证方法来证实。
我们先说语言发育迟缓能不能靠孩子的“自愈”恢复,可以,语言发育迟缓是有可能通过“自愈”恢复的。不过这个可能性很低,低到什么程度呢?大概是百分之八点几(这是普林斯顿医学中心的数据)。
问题来了,面对这么低的恢复可能性,有几个家长愿意*一下呢?恐怕很少有家长会做这个选择,因为一旦做了这个选择,等于将孩子的语言未来交给了虚无缥缈的“命运”。
由此可见,在目前来说,语言矫正和训练仍旧是改变语迟儿童问题的唯一手段,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是如此。
嘉宾简介:
李春颖老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从事康复治疗工作12年,对于儿童脑瘫,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在十二年的康复教育生涯中,训练特殊儿童上百名,有着充分的爱心、细心、责任心,能够熟练掌握儿童构音障碍的矫正手法,有效引导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音、构句、沟通交流等一系列训练方法。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将众多不会发音的特殊儿童和发育迟缓儿童训练到可以正常用语言表达。
详细内容敬请收听6月1日(周二)生活广播10:30-11:00播出的《养生堂》节目,直播间热线播出频率FM91.1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