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他人,分享也是一种美德!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都出现言语发育迟缓的情况,有的孩子到了两三岁仍然说话很艰难。
有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学习PECS(图片交流沟通系统)进行交流,对于有良好认知基础、能够快速把自己想法反应到沟通系统的图片的儿童而言,只要图片内容足够多,包含孩子日常生活需要,PECS还是可以满足没有语音表达的他们在了解这个系统的人群里面进行交流的。
但是如果孩子对于图片与实际物品、动作之间的关联理解还不够的情况下,使用图片进行沟通就十分的困难了。这个时候可以先使用肢体语言教导孩子简单的沟通,方便孩子学习与沟通。
可以教导孩子哪些动作进行日常的沟通呢?
拍胸脯——我
伸手/指——要(什么)/做(什么)
推开/摇头——不要/不是
点头——是/要
摇摆手(在胸前)——拜拜
摇摆手(在头旁边)——打招呼/你好
竖拇指——棒
教导上述动作,先模仿动作为主,熟练动作以后配合一定的情境教学,赋予上述动作一定的意义,基本也可以满足认知理解能力较弱的自闭症、脑瘫、发育迟缓孩子的日常沟通需要。
(上图为肢体动作“拍胸——我”和“指——要/做什么”)
怎么从动作沟通过渡到语音表达沟通?
孩子的动作能力发展,是从粗大动作/运动过渡到精细动作/运动,精细动作又分为手精细和口精细。到孩子动作模仿能力提升以后,逐渐加入口精细动作的模仿,模仿不同的口型与舌位,配合声带发声。将发声与动作沟通联合,让孩子把发声音节和沟通的情景联合,过程中强化语音表达并减少使用动作,使得孩子慢慢学会使用语音表达。
为什么对于没有发音语言的孩子不立马教发音而是动作沟通呢?
如果孩子没有精细动作的模仿能力,而直接教口部动作或者发音是非常难的。粗大动作/运动能力发展比精细动作/运动能力要早,我们可以利用人体生长发育的这一特征,先增强自闭症、脑瘫儿童的沟通欲望和能力,即使语音还没出现也能和他人简单沟通交流。
本文案例及方法源于日常言语治疗,真实存在!转载注明出处!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