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上周刚刚结束的高考,对于丽水脑瘫高考第一人曾志强来说,高考,是他人生路上的成人礼——四门科目志强考完累得连调羹都握不住
有些路,曾志强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走;有些路,只能他自己走。
绝大多数时间里,没有别人的双手,他就会摔倒在地。而上周刚刚结束的高考,注定只能自己走,全身尽湿地坚持走完一个人的高考。
今年的高考,对于丽水二中高三(18)班的志强来说,意义特殊。
他是肢体一级残疾人,一出生便戴上氧气罩;出生仅三天,就被诊断为脑瘫;出生第13天开始吃中药到现在。除了智力正常外,不能独立行走、发音不清等几乎所有脑瘫儿的症状,在他身上顽固地保留了20年。
上周二,也就是6月7日,他以丽水脑瘫高考第一人的身份,接受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检验,参加一个人的高考。
鉴于他的特殊情况,在丽水二中校长陈仕恩和班主任王恩美的帮助下,志强的爸爸曾华慧早早与市残联联系,向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提交了申请高考延时的相关资料,之后省里3次下派专家到丽水,医院检查鉴定。最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批准为其开出高考绿色通道:单人单间,单科考试时间延长30%。
延时30%,让志强迎战高考的姿态从容了些。
其实,高考那两天他的身体状态并不好。“高考前3个月,鼻炎发作。家里人误以为是感冒,给他吃了很多感冒药都不顶用。6日晚上,突发高烧,吃退烧药、物理降温双重作用下,才昏沉沉睡去。”妈妈毛丽君介绍说。
但志强还是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考场上,因为读大学,一直是他的愿望,而高考则是他实现这一愿望的唯一途径!
7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志强被推入考场。看到他坐在座位上不舒服,两位监考教师立刻将桌子换成中间没有搁板的旧桌子,并将两张桌子并在一起,让他的腿脚能够舒坦地放下,试卷也不会因用力写字而滑掉到桌下去。
12时15分,语文考试结束。经过3个多小时的考试,志强的手臂僵硬了,手指酸痛,T恤和衬衫湿成了一片,粘在了一起。
面对围上来的各路记者,毛丽君连忙推着轮椅,先带儿子上厕所去。
中午,一家人在学校食堂吃饭,毛丽君发现儿子右手僵硬得连筷子都握不住,急得陈校长打电话给食堂工作人员:“食堂有没有调羹?赶紧送过来!”
8日下午考试结束,他全身无力,居然连调羹都握不住了,直接掉到地上,只好由妈妈喂食。之后,在家休息了五六天,才缓过来。
作文写得怎么样?考试感觉如何?
问到这里,志强分外自豪:高中三年所有的大考中,他仅有两次按时完成了作文,一次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另外一次,就是高考。
“能参加高考,完成这个特殊的成人礼,感觉很幸福。不管成绩如何,这辈子都没有遗憾了。”丽水脑瘫高考第一人的经历和体会如此与众不同。三声叹息坚定了陪脑瘫儿子走一辈子的决心
一个人的高考,其实,从一开始就意味着艰难,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年前,曾志强出生时因为缺氧等原因,一出生便戴上了氧气罩。“医生说,孩子挺漂亮的,就是没有呼吸。”爸爸曾华慧听懂了医生的意思,“救救看吧。”他回答道。
抢救的结果,是曾华慧从新生儿科抱回了一个脑瘫儿子。
孩子取名为曾志强,家里人希望他坚强一点。
出生第13天,他一边吃奶,一边喝中药。
2周岁,家人带他去杭州求医。医生检查之后,曾华慧问:“有没有希望,这辈子要不要坐轮椅?”医生长长的三声叹息之后,默默点头。接着,是长达半年的住院康复治疗。
4周岁那年的一个月,曾华慧本来每月13号发的工资,当月28号之前,跑了三次银行,还看不到存折上有钱,实在熬不住了,只好红着脸出门借钱。
6周岁,志强要上学了,还不会走路。
……
亲朋好友都劝曾华慧夫妻两个趁年轻再生一个,妈妈有些动摇,爸爸坚决不同意:再生一个,就没有精力照顾志强,等于放弃。
妈妈只好同意,再怎么样,儿子也是十月怀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贴心贴肺。
为了照顾志强,妈妈长期请假——志强上小学了,家里还好与小学很近,妈妈如同照顾婴儿一样,抱着儿子上学、上厕所。一天之中,要在家与学校之间往返五六趟。
志强上初中了,学校离家有20多分钟的路程,妈妈还是儿子的手和脚。上楼、入教室、上厕所、放学……每一步,都离不开。
志强上高中了,妈妈干脆带着儿子一起去读书,高中三年,日夜陪伴。累了,爸爸休息时间顶替一下。
妈妈说,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儿子需要我。
毛丽君是“猫妈”,更是“虎妈”。
为了锻炼儿子,在课余,她硬是把儿子从三楼教室拽到楼下,扶着儿子在空地上一圈圈地走。儿子双脚基本无力,一下子就累了,她发发狠,咬牙继续。儿子坚持不住,哭得泪水纵横,她像是没有听见。
有时,见儿子实在累了,毛丽君便蹲下背。想不到日复一日儿子长大了,她日渐消瘦体弱。有一次儿子一扑上来,她往前摔倒在地,右手小拇指骨折,“好在儿子没有摔疼。”
一晃20年过去了,儿子体重47公斤,妈妈44公斤。儿子长大了,嘴唇上长出了毛茸茸的胡子。但,儿子还是片刻离不了妈妈,还是妈妈背在肩上的甜蜜包袱。12年苦读志强说不认真读书对不起所有爱他的人
生活不能自理,不代表志强没有思想。他其实想得比父母还深,还多。
志强没有因为自己是脑瘫患者,就放松自己,“从小到大,在心里,我一直把自己当做普通学生。”
当别的孩子有个头痛脑热,乐得请假在家休息,志强偏不,他说什么也要坚持上学,除非跌倒了,脑袋上起了个大包;当别的孩子贪玩胡乱应付作业时,志强偏不,他说什么也要认认真真对待。家庭作业写完,基本是晚上11点多了。
记者亲眼见过他写字,那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只见他坐在书桌前,抓起笔,眉毛皱了又皱,牙齿咬紧,左手握拳,支在左下腮。准备好后,握笔的手在空中晃了又晃,迟迟落不到纸上。眼见着他聚满全身的力气,双手手臂上的肌肉都蹦了出来,慢得仿佛空气都凝固了。约20秒之后,他终于落笔了,一笔一划地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曾志强,自强不息,用毅力一直走下去!
字,框架还算工整,字迹嘛,勉强认得。这还是他12年勤练的结果。
这十来个字写完,毛丽君一摸儿子的背,发现已经汗透衣背。
正因为如此,上初一的第一天,在家庭作业本子上,他写下这么一段话:“我是脑瘫儿,写字不清楚,老师批作业辛苦了,请老师原谅。”不仅如此,他把作业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希望尽最大努力,拿出最漂亮的家庭作业。
上高中,他的作业,被同班同学经常借去抄,在课堂上被老师当成范本。
……
记者不禁问,为什么要这么用功?
志强一字一句回答:“不认真读书当逃兵,随便找个理由混日子,对不起爸爸妈妈,对不起所有爱我的人。”
是的,是爸爸妈妈,给了他生命,从来没有放弃过他。
是的,是可敬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从来没有歧视过他。
忘不了,高一高二,因为生理缺陷,志强只能就读于民办学校黎明中学。读完高二,黎明中学迁离,是丽水二中接纳了他。该校不仅给他安排了单独寝室,还减免了他的学杂费。
忘不了,高一时,学校举行演讲比赛,同学们从寝室背他去看,他看了一个小时,累了,同学们又把他背回来。晚上就寝时,班主任敲开门,居然送来一捧花和一个捐款箱,那是赛后师生给他捐的。
忘不了,高中三年周宇杰、粱振峰、林智欢、游雅婷等同学伸出的援助之手,有的扶他上楼梯,有的把他的椅子往后拉一拉,有的为他送作业、试卷等。
忘不了,“孩子成绩是好的,你们只管照顾好他,其他的事情我去跑。”这是陈仕恩常对志强家人说的一句话,不只是宽慰,更是一校之长对于一个普通学生的关爱。
……
太多太多的温暖,让志强更加发奋学习。
据搜索,只有四分之一的脑瘫儿智力正常,这么说来志强是幸运儿。而在所有的幸运儿里,他用12年的寒窗苦读和所有的爱,走上了高考之路,圆了心中梦想。
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幸运。志强写在采访本上的话,代表了他的心声。
本报记者雷晓燕/文戴昕律/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