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不平凡的一年,我国遭受到了“新冠”的考验,而湖北则是重中之重,而就在湖北,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胎龄仅24+5周,体重只有克的极早早产儿。大多早产儿使用有创呼吸机支持3至5天就撤机,但他一直坚持用了43天,值得欣慰的是没发生任何感染。经过天救治,这名婴儿出院时胎龄近42周,体重达3.45千克。类似成功案例还发生在全球、全国各地···
何谓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纠正胎龄37周或天出生的新生儿,通常体重不超过g,体长不足46cm。因为不是足月生产,所以早产儿的器官及功能很可能没有发育完全好,体质大多比较虚弱。《全球新生儿报告》显示全球早产的平均发生率为11.1%,并且多数国家及地区的早产发生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医疗保健水平的进步使早产儿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存活率的提高并未使得早产儿的并发症减少,脑性瘫痪?智力障碍及视听障碍是早产儿的主要并发症。
有文献报道,存活的早产儿占脑性瘫痪儿童的42%~47%,占视力障碍儿童的37%,占有认知或听力障碍儿童的27%和23%?
常见早产儿脑损伤
1.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2.脑室周围出血-脑室内出血(PVH-IVH)及出血后脑积水。
如何早期识别和诊断
检查手段
一、影像学
1)颅B超
头颅超声(HUS)可在早产儿脑病早期于床边经前囟检查脑损伤情况,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可判断预后。HUS具有安全、可床边操作、价格低廉等特点,可发现早产儿脑病中局灶性的白质损伤,但是对弥漫性的脑白质损伤则敏感性较低,同时对检测皮层的损伤有一定的局限性。
2)头颅MRI
对高危早产儿(体重小于g和/或胎龄小于32周)在纠正胎龄足月后应常规行头颅MRI检查,以及时发现早产儿脑损伤的情况,评估早产儿脑病患儿的预后。
3)头颅CT
权威《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不建议将头颅CT用于早产儿脑损伤(BIPI)的诊断鉴于头颅CT的局限性,国内外均已不主张将其用于新生儿尤其BIPI的诊断及预后评。原因有:
(1)由于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脑组织含水量巨大,头颅CT不能敏感反映脑损组织含水量的变化,所以其对早产儿脑部作用有限;
(2)头颅CT的辐射是普通X胸片的-倍,对于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未成熟的脑部可能是一次不小的伤害;
(3)出血病变在12-24h后才开始显示血灶,CT来说敏感性较差。
4)头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PET是较先进的临床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早产儿脑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优于MRI和B超,但是检查者需要较丰富的经验,PET检查费用昂贵,较难推广。
二、电生理
诊断早产儿脑损必须具备影像学检查异常或/和脑功能异常。由于任何影像学检查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但如果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则须有脑功能异常的证据。脑功能异常可在脑结构异常之前出现,脑功能监测不但有助于诊断,还对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1)脑电图(EEG)
EEG至少需在生后48h内和第7-14d各做一次,其中生后第7-14d的检测对判断神经系统预后有重要价值。
2)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
aEEG作为一种床旁脑功能监测方法,操作方便且无创伤,可同步显示原始EEG,不受低电压的影响,能够直观反映出脑电背景活动的变化,监测结果易于判读、容易分析,逐渐应用于高危新生儿的床旁监护。
来自广东省妇幼专家在早产儿48h内对两组早产儿进行监测,每次连续监测时间≥2h,发现aEEG异常对早产儿脑损伤具有预警作用,在判断早产儿脑损伤中具有重要价值。
医院专家发现认为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方面,aEEG敏感性较强,早期进行脑功能监测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因此aEEG可作为临床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实用价值较高。
还有国外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医院等专家发现aEEG模式的改变可能是早产儿严重神经病变的一个标志,提示早产儿动态监测aEEG有助于早期发现严重脑白质损伤。
参考文献:
1.周丛乐.深入认识早产儿脑病[J].临床儿科杂志,33(3).
2.SoleimaniF,ZaheriF,AbdiF.Long-TermNeurodevelopment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