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让我们与学员一同成长
TUhjnbcbe - 2021/6/27 22:29:00

茶山康就中心

康复治疗师

彭海通

让我们与学员一同成长

转眼间,来到茶山镇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已有4年多了,有时觉得时间真的像流水一样飞逝。当看到学员们的笑脸时,我感到很开心;当看到他们调皮捣乱时,我也会感到很烦恼。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生活在一起了!

记得刚上岗时,初次接触学员阿峰,却不知该如何给他进行康复服务。阿峰今年17岁,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四肢活动受限、不灵活,腱反射亢进,是痉挛型瘫痪。其主要问题是不能独自走路来中心,步态不稳,协调平衡差,经常走几步就摔跤,甚至头破手损。医院做过相关的康复治疗,而康就中心相对的医疗设备不多,可操作的康复项目又少,只能利用中心现有的运动设备进行康复训练。

←学员负量行走训练→学员上下楼梯训练

康复的运动再学习技术是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恢复运动功能的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重新学习的治疗方法,利用学习和动机的理论以及在人类运动科学和运动技能获得的研究结果,在强调患者主观参与和认知重要性的前提下,着重按照运动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和现代运动学习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所以,根据阿峰的情况,我主要通过运动疗法、生活技能训练进行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包括以下六方面:下肢力量训练、步态训练、平衡协调训练、跪位训练、认识训练、摔倒认识保护训练,而生活技能训练也包括个人自理、入厕、进食及家务训练等方面。

图为学员力量及跪位平衡训练

图为学员力量及跪位平衡训练2

通过把这些训练内容融入到阿峰的日常服务及生活中,他的康复效果很显著,从起初的不敢独自走路,到现在独自步行回家,且能够参与中心各项外出活动,生活基本实现自理,减轻了家庭的照顾负担。

其实中心的康复工作就是社区康复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学员情况,我们设计个性化的训练项目,让训练项目变得活泼、新颖,并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少到多,循序渐进,采取实用、易操作的方法从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劳动、交往以及参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这样,训练的效果会事半功倍。而我们与学员在中心相处的每一天,也是康复陪伴的每一天。

让我们与学员在中心共同快乐生活,一起健康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我们与学员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