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上下肢一体化重度紧张性不随意运动型脑
TUhjnbcbe - 2021/6/27 22:27:00
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一、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存在的共同问题

二、重度紧张性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发育异常特点

1.上半身障碍重于下半身:正常儿童仰卧位伸展占优势,全身松弛状态,此类型患儿上半身障碍重于下半身,头部过度伸展,全身呈过紧张状态。

2.紧张性迷路反射长期存在:头部过度伸展,肩胛带向上牵拉及后退,胸椎伸展过度,导致两手不能放于胸前。

3.非对称姿势的固化:导致背部肌肉短缩,牵拉一侧躯干及骨盆,造成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

三、处理办法

以上特点导致该型患儿发育水平长期取卧位,发育明显迟滞,治疗困难,因而治疗师在该型患儿的手法治疗上应整体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运在贾杰教授提到的上下肢一体化康复理念的指导下,用上下肢一体化模式来改善患儿异常姿势从而解放上肢及改善患儿的手功能。该治疗注意以下几点:

1.从骨盆及下肢的非对称姿势开始,牵拉屈曲的下肢及同侧骨盆,使之对称,然后屈曲下肢并固定,旋转骨盆进而促使上半身对称,而后将下半身向侧方扭转,利用床面压迫压迫两侧肩胛带向前突出,再次将身体向中间位扭转。

2.采用反射抑制姿势(RIP),在以上姿势控制后,关键点改为保持患儿两上肢,头部保持中间位,牵拉患儿肩部及上肢移行于坐位姿势,达到抑制患儿的异常姿势与反射目的,同时要设法给予少量扶持与协助,让患儿掌握抑制效果,减少过紧张状态的可能,并逐渐解放患儿双下肢。

3.解放上肢及手功能,在以上基础上,关键点移向患儿两手,使一侧上肢保持在前方,另侧上肢屈曲从前方压迫胸部和腹部,左右交叉进行,促通体轴回旋和头部矫正活动,促使患儿随意控制能力得到学习,为维持坐位练习,进一步改善上肢及手功能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贾杰,“上下肢一体化”整体康复: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新理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3(1):1-3.

合作/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下肢一体化重度紧张性不随意运动型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