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婴儿拳头紧握绷直双腿有问题吗在家检查可
TUhjnbcbe - 2021/6/16 2:13:00
擅长治疗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有的孩子出生后,常常绷直双腿,肌肉摸起来硬硬的;拳头紧握,打开后又立马蜷缩起来。

有的家长被告知,孩子可能存在“肌张力高”,甚至还提及到脑瘫。随着我国儿童保健和儿童康复的快速发展,“肌张力增高”成为这几年宝妈宝爸们的热议话题之一。

什么是肌张力?

肌张力,顾名思义就是指肌肉的张力。正常人在清醒、安静的状态下,全身肌肉不完全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称为肌张力(不是指宝宝的力气哦)。肌张力是无意识存在的,而肌力是人主观意识的使劲用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的基础,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运动姿势和模式的异常。

关于“宝宝肌张力增高”给家长带来的疑惑和困扰,这篇文章将一一为您解答。

图源

SSYER

宝宝出现哪些情况,需要考虑肌张力增高?

当肌张力增高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宝宝全身僵硬,肢体主动运动减少并受到限制;

仰卧时头一直往后仰,俯卧时抬头过高,颈部抵抗感严重,难以使头、颈、躯干呈一条直线;

双手拇指内收,紧紧握拳难以打开;

手肘和手腕一直保持屈曲状态;

双腿难以分开,换尿布困难;

膝关节总是弯曲着;

站立时足尖着地,难以放平,像跳芭蕾舞的脚;

走路时交叉,好像剪刀一样;

行走时尖足。

拳头紧握,一定是病理性肌张力增高吗?

肌张力高就意味着孩子的身体有问题了吗?其实不一定。

宝宝出生后,正常的肌张力生理性发育一般会经历4个时期:

年龄阶段

肌张力发育时期

肌张力发育特点

新生儿期

第一屈曲期

屈肌张力明显增强,对称性屈曲姿势

2-3月

第一伸展期

屈肌张力逐渐减弱,伸肌张力逐渐增强,出现不对称的伸展模式

4-7月

第二屈曲期

屈肌肌张力增强,呈现四肢对称的四肢屈曲姿势

7月以后

第二伸展期

屈肌张力减弱,出现屈肌、伸肌协调运动,以伸展姿势为主

通俗来讲就是:宝宝出生后由于全身屈肌占优势,他们老是蜷缩着身体;3个月后,屈肌肌张力逐渐减弱,握紧的拳头也随之慢慢放松;6个月后,屈肌肌张力进一步降低,宝宝可以自由地蹬腿运动了。

所以,当宝宝处于屈曲期,爸爸妈妈试图把他的小胳膊小腿拉开,不一会儿他又自己缩回去了,这不一定表示孩子有病理性肌张力增高,通常更可能是儿童肌张力发育中的正常现象。

家长在家怎么判断孩子的肌张力到底高不高?

在周围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宝宝清醒、情绪放松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小检查去初步判断孩子的肌张力是否增高: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并非专业人员,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结果误差,如果结合孩子日常表现情况认为有所异常,比较担心,医院让专科医生给宝宝进行详细检查。

1.肌肉的形态、硬度改变、运动幅度

_

形态改变

硬度改变

运动幅度改变

肌张力增高

肌肉硬韧、丰满隆起、肌腱凸出

肌肉变硬、变得坚实,甚至肌纤维挛缩

关节抵抗,摆动度小

肌张力降低

失去正常丰满度,肌肉平坦、萎缩

硬度减低,变得松软,失去正常弹力

关节抵抗小,摆动度大

2.围巾征

将宝宝的手通过前胸部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颈部,尽可能地向后拉。

观察肘关节是否过中线: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不过中线;4~6月宝宝过中线,如果肘不过中线,说明肌张力增高。

对于部分敏感的孩子,检查时比较紧张,肘关节可能不过中线,如果放松下来可以过中线,也不考虑异常。

另外,如果宝宝检查时肘关节不过中线,但是宝宝月龄满三四个月之后,双手可以自行在中线部位合拢玩弄自己的双手,并且可以吃到自己的小手,也说明宝宝上肢肌张力正常,不用特别担心。

图源

小怡手绘

3.腘窝角

宝宝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胸腹部,然后伸直小腿,观察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角度。

4.足背屈角

宝宝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远端,另一手托住足底向背推,观察足从中立位开始背屈的角度。

5.股角

宝宝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宝宝膝部使下肢伸直并缓慢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

图源

李林,武丽杰.人体发育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在做以上3-5的动作时,如果肌张力增高,对应的角度会减小。

宝宝不同月龄正常角度如下表:

正常宝宝下肢关节活动度

不同月龄正常值

_

1~3

个月

4~6

个月

7~9

个月

10~12

个月

腘窝角

80°~°

90°~°

°~°

°~°

足背屈角

60°

30°~45°

0°~20°

0°~20°

股角

40°~80°

70°~°

°~°

°~°

当然,如果宝宝只是单纯一个角度出现问题且度数相差不大,没有高危因素(母孕期缺氧、感染、早产、出生时缺氧、*疸较重等),一般不能直接判定为病理性肌张力增高。

如果宝宝有高危因素,也是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测量,上述检查角度出现异常且差数较大,则提示可能是病理性肌张力增高。医院,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肌张力高就是脑瘫吗?

不一定。

脑瘫的核心表现是持续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肌张力和异常姿势的改变,反射亢进,发育明显迟缓。虽然肌张力增高是脑瘫的主要表现之一,但肌张力高≠脑瘫。

除了上述所说的新生儿肌张力发育屈曲时期,还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检查时处于饥饿、哭闹、情绪紧张等警觉状态下,肌张力会有所增高。除了脑瘫,很多其他脑部疾病同样会导致肌张力增高。

所以,宝宝出现肌张力增高,不一定是脑瘫,具体病因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确认。

对于明确诊断病理性肌张力增高的宝宝,家长先别慌张,应该早期积极介入康复治疗,降低肌张力,改善异常姿势,同时按照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以让孩子的身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和发挥。

参考来源

1.李林,武丽杰.人体发育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李晓捷.儿童康复学.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相关阅读

《孩子哪些表现要警惕运动发育异常?》

医学校对:儿童康复科贠国俊医生

责任编辑:刘思

阅读原文,可向医生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婴儿拳头紧握绷直双腿有问题吗在家检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