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原创科普说话不清晰难听懂是舌系带的问
TUhjnbcbe - 2021/6/5 0:32:00

寒暑假和各种小长假到来的时候,便是儿康门诊求助各项语言类问题的高峰期,除了上次和大家分享的不说话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语言类的常被问到的问题--宝宝说话不清晰,外人难以听懂的问题。

案例

年10月,我院儿童康复门诊接到一名患者小明,性别男,年龄4岁零5个月,主诉说话不清晰,家长常常听不清孩子在说什么;由于多次表达未能被理解,小明渐渐地话说少了。

孩子就诊后,我们马上安排了一系列的康复评估,经过一系列语言功能评定后考虑诊断为功能性构音障碍,其中构音评估发现,小明发音方式存在明显错误,例如送气音P说成不送气音b、送气音t说成不送气音d;舌根音g\k说成舌尖中音d;还有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发音存在不同程度的歪曲。后于我院儿童康复门诊接受言语治疗及构音训练至今已有5月余,说话清晰度已有明显提升。

现在大伙都能听清孩子的表达了~孩子也变得非常愿意交流。

看到这,很多家长可能才突然明白,哦~原来这种孩子是需要到儿童康复门诊就诊的,是需要干预的,通过干预后原来这些情况都是能改变的。

也趁着这个机会,和大伙儿聊聊功能性构音障碍吧~

一、什么是功能性构音障碍?

临床表现为发音不准,声响、音调及速度、节律等异常或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并呈固定状态。这部分人群构音器官无器质性疾病,也无形态学异常,智力正常,听力正常。

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发音方式的错误,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肌肉的力量,如果力量不够就很容易出现音韵结构省略。如声母省略“七”发成“一”,韵母省略“三”发成“撒”。

(2)发力的位置,如果发力位置不对,就会出现替代,比如:“哥哥”发成“得得”,“看看”发成“探探,g发成d,k发成t。

(3)气流。最典型的就是送气音不送气化,如“婆婆”发成“伯伯”,“他们”变成“答们”等。

(4)扭曲:以上肌肉的力量,发音的位置,和气流都不到位,并随着年龄增长、自我努力性加强而出现扭曲,发出的音含糊不清,似似而非。

二、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认知误区

(1)有部分人认为与“舌系带”有关。

舌系带短指舌系带距舌尖小于3mm,舌体卷起,且舐着上腭及伸出口外等活动受限,舌尖呈圆弧状、倒V状或W状。功能性构音障碍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言语障碍,通常患者的构音器官形态和功能均正常,无结构性、神经性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发音问题与舌系带的长短无相关性,且患者的语音清晰度主要与年龄的增长和语言的成熟有关,其可通过语音的训练来改善;即使必要时采取舌系带术后,可有效解除患者存在的舌体运动障碍,但手术矫正在缓解患者语音清晰度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还需专业语音训练师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人们口中的“长大就好啦”。

目前依然还有很多人对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负面影响力认识不足,不予重视,主观认为“又不会影响生命”,其中有部分家长会说“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长大了,只要智力正常,任何一个发展的个体本身都存在着一定的努力性,努力的想把音发清楚,在没有找到正确的发音方式之前,会扭曲的更厉害,似似而非,含糊不清。这部分人群没有意识到:矫正的最佳时机的延误或不矫正会导致孩子人生轨迹的改变。语言的发育高峰为2-4周岁,7周语言会发育成熟,4周岁以下的语言还在发展,有可能会自行恢复一部分或全部,但是请注意只是有可能,所以在适当的时间要适当的干预。

(3)干预越早越好?年龄太大,干预没用了?

单纯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孩子,4周岁以下的需要观察,因为儿童语言能力尚在发展,且一对一的针对性训练配合度较低,建议家庭自然情境下教学效果会好一些;4周岁以上仍存在发音不清晰的可以进行早期干预,4-7周岁可能与孩子的理解配合能力有关。7周岁以上儿童语言趋于成熟,配合度好,所以效果立竿见影。年龄段在4-12周岁之间的,矫正后语言的使用泛化要比12周岁以上的明显提前很多,所以考虑到理解能力、配合度、诱导出音的难易程度与时间、巩固保留下来后的泛化速度及对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等,4-12周岁属于最佳言语矫正时期,视孩子的理解和配合度安排矫正时间,12岁以上依然会有干预效果,但相比较其他年龄段而言需要适当加强应用训练。

希望从今天开始,大家都能避开这些误区,“对症下药”。当然,大家都在寻找造成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根源,但是关于导致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病因或诱因,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文献著作都没有明确的答案,相关文献表明最多与下列因素有关,比如:神经发育不成熟、遗传因素、饮食习惯、抚养人的文化程度,语言背景、家庭生活环境等。但没有找到绝对的相关因素。那么在找到明确答案之前,对于家长来说,最迫切的就是一旦发生了,如何直接高效的去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我们儿康

儿康团队

笔者:郭家燕

儿童保健科副主任、亲子园负责人

儿童康复门诊医师

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儿童康复医师,儿童中医馆出诊医师

医学硕士,中医主治医师,师从刘振寰教授

熟悉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规律,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运动发育迟缓、小儿斜颈、步态异常、小儿脑瘫、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缺陷等儿童神经发育缺陷及心理行为疾病。对儿童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理有较为丰富的临床心得。

儿康团队

孙海卿

本科学历

中医主治医师、中医学专业

擅长儿童保健管理,擅长中医药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脊柱相关性病、头痛、关节痛、扭伤、小儿斜颈等。

儿康团队

*婉玲

康复治疗师

康复治疗技术学专业,专长中医康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治疗技术,擅长运动发育迟缓、小儿斜颈、步态矫正、软组织慢性损伤、小儿脑瘫、功能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儿康团队

*倩

康复治疗师

毕业于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擅长运动发育迟缓、脑性瘫痪等儿童康复常见疾病的物理治疗(PT)及作业治疗(OT),熟练掌握步态训练,运动康复,家庭康复指导等康复手段。

儿康团队

谢海霞

康复治疗师

本科学历康复治疗学专业

擅长小儿脑瘫,运动发育迟缓,小儿斜颈,以及脑损伤后遗症等康复治疗技术

熟练掌握小儿斜颈推拿,步态训练,以及成人神经康复及骨科康复等康复治疗方法。

儿康团队

陈颖

康复治疗师

本科学历,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专业

熟练掌握Brunstrom技术,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技术等相关的康复治疗技术。

擅长运动发育迟缓,脑性瘫痪,偏瘫等相关疾病康复。

儿康团队

王娟

康复治疗师

本科学历,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擅长构音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失语症和吞咽障碍等康复治疗技术;熟练掌握听力检查技术以及听觉障碍相关康复治疗技术。

供稿:儿童康复门诊王娟郭家燕

审稿:办公室

专业审稿:儿童康复门诊

编辑:健康教育部

投稿:hdfy

.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科普说话不清晰难听懂是舌系带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