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了解了我市23名脑瘫孩子和家长们接受了家庭康复技能指导与心理援助,在儿保中心接受了专业的培训,转眼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到家后的孩子们怎么样了,他们的家长是不是一直坚持在给孩子们做康复训练呢?年6月,当新冠疫情趋于平稳之后,儿保中心的工作人员马上开始对脑瘫儿童家庭进行回访,这次的回访给了他们很大的惊喜。
任*哲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能跟别的小朋友一样到公立学校上学,可是连勺子都拿不住的儿子又怎么握笔写字呢。经过几个月的康复训练,小*哲不但能握笔了,还能写出非常规范整齐的数字,这让妈妈仿佛看到了儿子上学的希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自己的儿子就有了如此大的进步,任*哲妈妈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不停地向大家介绍着孩子的情况。
脑瘫儿童的康复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一项非常枯燥、痛苦并且需要漫长过程的事情,这不仅需要家长锲而不舍的坚持,还需要孩子高度的、配合。在日复一日的康复过程中,孩子的哭闹、生活的重担、家庭的锁事,都曾经让任*哲的妈妈想到放弃,可是看到孩子一天天的变化,又让她坚定了继续的信心。而小*哲也逐渐从康复的过程中尝到甜头,从之前的拒绝到现在的主动配合。
任*哲的每一点进步,都所有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而接下来站在门前迎接大家的李新畅给了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要知道五个月前,李新畅必须在家人的搀扶下才能行走,如今她已经可以自己独立行走了。
李新畅是个要强的孩子,她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和村里的孩子们一样,背起书包去上学。可是不能走路,连去厕所都不行,让她每天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们上学的背影而暗自难过。从儿保中儿回到家后,她每天要求爸爸给她做康复,自己也会主动按照老师的嘱咐做一些康复训练。虽然对于小新畅这个年纪,进行康复训练已经很晚了,但是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她的进步很快。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小新畅不但可以独立行走还能上学了。
李新畅终于能跟别的小朋友一起上学了,真为她高兴。在随后的日子里,儿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围场、宽城等所有参加项目的脑瘫儿童家庭逐一进行了走访,发现孩子们与原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而更让人高兴的是,去年9月,任*哲已经可以上学了。
终于等到了学校开学的日子,一大早任*哲就被妈妈喊了起来,妈妈一边帮小*哲刷牙洗脸吃早饭,一边不厌其烦地嘱咐着到学校以后的注意事项,而小*哲也出奇地配合着妈妈。
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背上新书包任*哲高高兴兴地跟着妈妈来到了学校。因为是第一天上学,妈妈把任*哲送进教室后久久不敢离开。儿子上课她站在教室外面听着,儿子和同学们一起去厕所她远远地跟着。当她看到儿子和同学们一起快乐地做游戏,很快就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后,妈妈终于放下心,独自一人骑车回了家。
秋去冬来。为期一年的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技能指导与心理援助专项活动进入了尾声。李新畅、任*哲、陈丽源等几个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又回到了承德市救助站儿童保护中心,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完美的汇报演出。
救助一个患儿,帮扶一个家庭。可以说,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技能指导与心理援助专项活动中为脑瘫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绿荫,让脑瘫患儿——这些“折翼的天使”再次展翅飞翔。今年,这个专项活动将要继续开展第二期,爱心在继续传递着。为了孩子,愿我们一直不要放弃。
如果您有什么困难,或者有新闻线索向我们反映,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