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带宝宝去体检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尖足"、"头后仰"等诸如此类的字眼,往往这个时候,很多不太了解肌张力相关知识的家长就开始紧张。那么肌张力究竟为何物?
肌张力增高的表现是什么?如何鉴别?肌张力增高一定是脑瘫吗?这些都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一个问题去解析。
健康微讲堂1
什么是肌张力
肌张力是指当宝宝的身体肌肉在完全放松、无意识状态时,肌肉的紧张程度。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在身体放松休息而“不用劲”的时候,这时假设有人来拉伸宝宝的肌肉试图改变宝宝原有身体状态,所遇到的“阻力”。比如宝宝睡觉的时候,手自然握拳;当宝妈用自己的手去拨弄宝宝手指,试图让宝宝不要握拳而张开手掌时,宝妈所受到的阻力。这就是宝宝的“肌张力”。2
什么是肌张力高
肌张力增高的主要表现为静止状态下肌肉较硬、相对丰满;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主动运动时运动僵硬、无力、姿势异常、运动不够流畅等。家长较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拇指内收,双下肢僵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换尿不湿时不能分开,尖足等。临床检查时通常认为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围巾征异常即为肌张力增高。那么宝宝的"尖足"、"头后仰"是不是就是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呢?我们都知道,新生儿出生时,由于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屈肌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宝宝的屈肌肌张力是升高的,常常表现为小手紧握,拇指屈曲,但这里的拇指屈曲绝不是拇指内收,拇指内收的表现是拇指内收横过掌心,而拇指屈曲时拇指并没有横过掌心,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慢慢地,随着宝宝的长大,原始反射逐渐消失,生长发育进入到下一个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屈肌肌张力下降,而伸肌渐渐占了上风,成了主导,常常表现为下肢接触地面时,足尖着地,俯卧位时头后仰,双上肢伸直向后。倘若我们将宝宝竖抱或仰卧位拉起时,宝宝的头部可以保持中立位,那么偶尔的头后仰即为正常现象。3
肌张力异常怎么办
如果宝宝“肌张力高”或者“肌张力低”,家长就要考虑一下宝宝是否发育迟缓或有一些特殊的疾病,应及时带宝医院就诊,尽早进行干预。肌张力异常的应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通常宝宝1~2个月体检就能发现,6个月以内的治疗称为早期干预,治疗效果好,能彻底治愈,不影响以后运动发展及大脑功能。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先
医院(十八里河镇卫生院)儿童康复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先”的服务理念,与省医院开展协作,是河南中医院儿童康复合作发展联盟单位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并长期邀请儿童康复专家来院坐诊、讲学以及业务指导,努力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的儿童康复团队。通过科学的系统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使患儿在肢体运动、认知、语言、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