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常常遇到怀疑自己孩子肌张力增高的妈妈。还有因为孩子肌张力异常就怀疑孩子是否是脑瘫从而焦虑不已的家长们。
判断肌张力是否增高,需要专业且有经验的儿科医师来进行。在体检中,有些儿保医生说宝宝有点肌张力高,也是有各方面的原因的。
被指“肌张力高”的可能原因
01
非语言沟通
刚出生的宝宝全身屈肌张力都比较高,但身体活动的大部分属于身体的自然反应,又叫反射行为。
如拥抱反射,表现为头部突然变换姿势或后仰,受到巨大或突然的声音惊吓,会手臂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着大哭。
拥抱反射在每个宝宝身上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满月之前很常见,2个月左右消失。
强直性颈部反射,也被称为“击剑姿势”,当宝宝头部专向某一侧时,同侧手臂会伸直,另一侧手臂弯曲。这种反射在宝宝5~7个月左右会消失。
“力大无比”的抓握反射,出生开始直到5~6个月左右消失;“脚尖着地”的踏步反射,会在9~12个月左右消失
02
情绪反抗
有时候宝宝出现疑似“肌张力高”,很可能是因为不喜欢家长或医生这样碰自己。当宝宝出现不舒服的感受时,身体自然的就会去抵抗。
如家长横抱着宝宝时,宝宝不愿意,就会用力的向后仰头,也就是家长们常说的“打挺”。
而竖抱、扶坐或放松的时候,宝宝的肌张力能够恢复正常,头竖的很好。这种情况,就不要自己吓自己啦。
03
脑部疾病
一些脑瘫的宝宝早期是会有肌张力高的症状,但很多宝宝肌张力高只是身体发育的正常现象。只有极少部分和脑瘫或脑部疾病有关。
脑瘫患儿虽然会有肌张力高的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疑似肌张力高的宝宝都有脑瘫。而且“肌张力高”必须是专业的医生详测评判定的,而不是仅仅通过个别表现得出。
儿保医生说的宝宝“肌张力异常”,很可能是宝宝的一时的发育速度稍慢一些。
因为所有的宝宝发育速度都着一些有个体差异性,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内就没有关系。
确实很难通过一些轻微的异常表现,来做出确切的是否是脑瘫的诊断。
怎样判断肌张力是否异常
在临床中,专业医师会通过内收肌角、足背屈角和腘窝角,并综合孩子的孕产史、既往史等来判断,且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还会因月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角度范围,并非大家误以为的那样:
在孩子未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肢体稍有抵抗便以为孩子是肌张力增高;也不是上述提到的三个角度中其中某个不在范围内,便判断是肌张力增高。
小婴儿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脚腕、脚趾常内扣,整个脚型呈剪刀状;
2.洗澡时难将拳头掰开,且下肢碰到浴盆或水面时全身立刻呈僵硬状
3.六月龄仍拳头紧握不松开。
同时,当孕妈孕期具有“高危因素”时,宝宝出生后一定要进行早期干预,遇到肌张力异常的表现也要及时干预,记住,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测评哦~往期回顾
肌张力到底是什么?教你自测宝宝肌张力是否正常
胎位不正,会导致孩子后天学习障碍?这其中的原因你要知道
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