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从何而来?
肌张力这个词,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都并不陌生。它的存在是大多数宝宝康复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也很有可能是需要一生与之对抗的敌人。那么,所谓的肌张力,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高有低?
全球大约有一千两百万人受到高肌张力的影响,其中的百分之八十是小儿脑瘫患者。
脑瘫是发育中的大脑存在陈旧性损伤灶后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也就是说脑瘫的根本原因就是脑损伤。正因为是大脑的损伤,所以肌张力的异常增高是无法完全消除的。至于这里面的原理,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会做讲解。
首先,肌张力定义: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其中做重要的作用就是维持姿势。
肌张力的问题,其中的大多数是肌张力异常增高的问题。这是一种肌肉控制失调。这种状态导致了肌肉的紧张和僵硬,以及对于某些肌肉的控制丧失或是变弱。结果导致走路、穿衣甚至是说话都变得困难。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肌张力增高?
正常情况下,大脑会向脊柱里面的下位神经发送神经信号来控制我们的肌肉该何时收缩,何时放松。当我们在站起,穿过房间然后穿上衣服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假思索的运用这些信号来控制我们的动作,以及收缩和放松肌肉。
患有肌张力异常增高问题的人缺失了部分大脑和肌肉之间的连接,这种缺失往往影响的是单独的肌肉或是功能类似的肌群。当然,由于大脑损伤的程度的不同,也有可能出现较多的连接的缺失,从而导致较多的肌肉出现高肌张力。当这种连接缺失的时候,肌肉的接收状态会保持在“开”的状态上,也就是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是由于大脑对于肌肉传递的信号是“关”,也就是抑制。
上面说了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名词以及原理,下面简单的形容一下。身体中的神经系统就像是一个班级,大脑是班主任,每位同学就是连接每块肌肉的神经。班主任每天上课的时候下讲台来回走动,对每个同学都有监督和控制。就像大脑对于下面支配肌肉的神经都有控制力。但是有一天班主任的脚崴了,只能坐在讲台上,那么对于后排同学的监督和管理就缺失了,或是变弱了。这就像大脑出现了脑损伤,对有些神经的支配丧失了或是变弱了。那么后排的同学就会不停地讲话,小动作,一直处在兴奋状态。也就是缺少了大脑控制的神经会处在兴奋的状态,表现就是肌张力异常增高。
上面说的这种连接的缺失,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或是脊髓损伤。在脑瘫中,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这就意味着真正的肌张力异常增高是不会自行消失的。但是由于损伤程度的问题,导致有些连接并不是缺失,而是减弱。也就是有控制,可是控制变弱了。
低肌张力的话主要是由于神经和肌肉的问题造成的。目前对于脑损伤中出现的低肌张力经常是特发性的,它的主要病因还不确定。
联系我们(杭州家有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