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婚姻育儿讲座第三讲怎样做先知式的家长
TUhjnbcbe - 2021/4/24 23:31:00
北京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怎样做先知式的家长

文/亚比该我们看《罗马书》第11章36节,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依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于他,直到永远。阿们。”谈婚恋育儿只能抓大放小,抓根本点。当我们谈教育问题的时候,有的人说,配偶的问题我可以不谈,但是儿女的问题不能不谈,配偶的问题还可以自己去解决,因为是大人。那我们在思想这个养儿育女或者养育儿女的过程当中,我们当思想教育的源头是什么?如果根据这节经文呢,我们很轻松,也很容易地看到说教育的源头是神,祂自己所给的,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所以我们思考一切问题都是从神的这个源头来看。抓大放小。那本于祂是什么意思?上帝祂自己有美好的性情,祂把这样子的美好的性情传递给我们。也给我们人独特的天赋,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非常非常独特的,他有他自己很特别的一部分,可是我们人在现实的养儿育女的过程当中,我们常常比较。常常就因着比较,也会使我们迷失了方向。比如说这个孩子可能天生对厨艺很感兴趣,他这个手呢,本来是很适合切菜的手,厨师切菜的手,我们那就非要把他变成医生的手,他不是去切菜去切人。还有,比如说这个孩子,可能他天生就适合去修修这个下水管道,有各种各样的,比如说马桶,或者是修家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呢,我们非要把他这个手能变成弹钢琴的手,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这种观念,职业分贵贱,种类有高低。在我们的意识当中,修理工当然不如弹钢琴的,这个厨师当然不如医生。但是却没有想到说神其实给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天赋。我们会自然地把我们的工作分成这个叫什么蓝领、白领、黑领、灰领。我们尽一切可能的把孩子往好的地方送,教育就成了我们家长的牢笼,没有一个地方的人像中国的家长,如此的用教育的问题把自己牢牢的锁住,把自己的孩子也给牢牢的锁住。今年的春节晚会有一个相声节目叫《如此家长》有没有看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里面六个大人,每到周末三点半就要起床,为孩子预备各种各样的服装,各种各样的食品让他一天都在外面,从早到晚不间断去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我们的孩子已经无形之中的被教育牢牢地捆住了。这次来到这个地方,我也特别吃惊,我正好有机会和两位家长来聊天。这两位家长,刚好他们的孩子分别是初中和高中,我以前以为我们南京这个家长抓得很严,没想到在这儿我真的是震惊到了,说是小孩子早上6:20左右开始,早上6:20开始就要滚动的发视频给老师,然后一直要在写作业,不断地拍这个试卷,不断地拍照上传,一直到晚上九点多,这种强度是相当大的,这还是过年。也就是说,孩子没有假期,孩子已经成了考试的机器,孩子已经训练成机器了,他们对生活已经去生活化。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他只会做题,不会生活。所以现在教育的两大危机,我自己认为,目前教育的两大危机,第一个它耗去了家庭的时间,也就是说,它让孩子已经跟父母没有家庭时间。当一天24小时,除了他睡觉,可能现在只剩下5到6个小时以外,他跟父母讲话的时间不到10分钟,20分钟,讲的话最多的就是你作业做好了没有?如果是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之下成长的孩子,你觉得家长话语还有权威吗?根本没有权威,权威是慢慢地透过你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所得来的,那如果你跟孩子连时间都没有的话,那你怎么去教育你的孩子?所以现在教育的第一个大危机,中国教育的第一大危机是它完全的耗去了家庭的时间,没有家庭亲子的时间。第二个剥夺了孩子的学习和探索热情,让孩子讨厌学习,学习和做作业是完全两码事。所以你也想想看,我们现在家长很多时候问孩子是什么?是你学习了吗?还是你作业做了吗?我们把学习等同于作业,其实它是完全两码事,作业做得好的人,未必代表他是一个会学习的人,另外一句话,善于学习的人,他未必是一个作业做好的人,但是我们现在用一个可以考量的东西,把学习和作业等同在了一起,而且只是通过作业的量化,使孩子完全的剥夺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说现在的学校成功的把孩子变成了讨厌学习。如果你今天问问一个孩子啊,你喜欢上学吗?估计99%的孩子都说我不喜欢上学,为什么?作业太多。其实做那么多的作业,未必有意义。这样子我们就完全失去了跟孩子这种交流的时间,也没办法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比如说,你很想给孩子利用假期的时间,带他去户外,不要说探索,就是去户外走一走的时间都没有,以致于中国现在已经成功地产生出了大量的宅男宅女,就是这样宅出来的,有一点空闲时间,想干什么?看看手机,因为觉得那已经是最大的快乐了,就是可以放下作业,然后玩手机,这是为什么?这样多的孩子痴迷于手机,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别的更高尚的,可以玩的东西,他已经没有办法出去玩了。所以去年年底的时候,一位大学教授,讲了一篇演讲在网上非常流行,说:“我的孩子正不可逆转地走向平凡。”这位教授鼓励中国的家长说,不要把你的孩子全都变成钢琴家,不要把你的孩子全都变成医生,你要想一想,你的孩子也许上帝造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人。我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在中学差不多教了有十年的时间,后来我有了孩子之后,我也辞去这样的工作,专门在家里带自己的孩子,我也不可否认地说,对于中国的一名家长,教育也一度成为我自己的偶像,因为太看重这个事情了,就觉得我自己可以不怎么样,反正已经这个样子了,但是我的孩子不可以,我要竭尽所能一切的给我的孩子。所以当时我们从美国读书快回来的时候,有很多的机构很多的地方挽留我们,我觉得别的我都不看重,什么这个工作比较好啦,环境比较好啦,薪水比较好啦,这些我都不看重,但是有一点真的是在我心中激起了很大很大的波澜,就是教育。因为我想啊,如果待在美国,孩子就可以顺理成章上很多基督教的学校,那我就可以高枕无忧,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事业。所以教育为什么这么牢笼住大家的心,因为它在我们心目中看得太重要了。有一句话说,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预备了矮树枝,而我们父母就是为我们衔来矮树枝的人,可是我们现在的父母是怎么想的?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矮树枝,即便是觉得我这个孩子可能是矮树枝,我也要想办法让他把矮树枝变成长树枝。这就酿成非常多的悲剧,我们不从上帝的角度去考虑。上帝造成孩子到底要干什么?上帝造孩子到底有什么啊?当我自己孩子小的时候我不觉得,当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真的是发现他们太不一样了,每一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别,这个孩子能做的事情,那个孩子就做不了。有的时候你很希望孩子按照你的那个发展方向去发展。但是孩子不是的,孩子就是有他或她非常强烈的那种天赋和独特的一面在里面。比如说我家老大,她很喜欢这个画画,我是觉得,我跟你爸爸都不是搞画画的人,如果你学个英语多好,你看我又可以教你,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就是学会英语,对吧?我可以把我全部家当全部传给她,或者向他爸爸写诗也行啊,写作也行,这个我们不用到外面去请任何老师,我们就可以自己教她。而且应该教的还不错,可是她仿佛就对这个不感兴趣,她对什么感兴趣?就对画画感兴趣,她没事就开始画,所以我们为这个事情啊,吵了很多架。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愿意把她的画画的脑子变成说英语的脑子,就是没有办法去接受上帝给她的那个特点,老是心中还是想按照我自己为她设计的轨道去走,那上帝给每个孩子,就是有孩子的特别的地方。我们能不能按照上帝给孩子的每个独特的那一点去发展他们?神对每个人有时间、有计划方法。我们呢,要么是拔苗助长,要么是守株待兔。什么意思?拔苗助长就是我孩子没这个本事的,拼命的给他要这个本事。那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反正孩子已经养出来,上帝啊,我自己无能,我不能成为很好的父母,我交给你了。这是我们在很多父母祷告的时候,听起来就非常属灵。上帝,我真的不行,我教不了我的孩子,我把他交给你了,我把他带到你的面前来。这个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托祷告。但是这样的祷告不能掩盖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责任。而神需要我们去尽人的本分,神的恩典和人的努力不是敌人,而是生活中亲密的伙伴。那我们看孩子的时候,我们也不需要用别人家的孩子来看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这个比较是一个最大的杀手和利剑,如果你一旦说你看看这个孩子怎么样怎么样,人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这个孩子本能上就会有一个强烈的反弹。人和人的成长过程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慢长,有的是快长,有的人学习是完全会的才输出。有的人是会一点点就输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的,所以家长必须要稳住心。你不会来用一个水平的东西来看待你的孩子,不要去横向比较啊,你家的孩子怎么样?我家的孩子怎么样?那特别是孩子小的,如果在座的有孩子还比较小的家长啊,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比如说你们家孩子出几颗牙了?你家孩子会不会走路了?你家孩子会不会吃辅食啦?这些问题父母很关心,我觉得很明显很关心也没有问题。但是关心之后就带来焦躁,她家孩子六个月出了两颗牙,我家孩子八个月怎么还一颗牙都不出啊?她家孩子一岁不到就会走路了,我们家孩子都已经16个月了怎么还不会走路?我说你放心他最后一定会走路的。他牙一定会出满口小乳牙的,你放心。不会因为差一两个月不会出的。我们很多的焦虑,比如说有的孩子,是完全搞懂了一个东西,才输出。比如说像我们家老大,你要是问她一个东西,她不说话。你就感觉她怎么不懂呢?实际上她就特别会说,她有四分可能只让你看到,或者说出来两分。但是我们的老三就不一样,他性情很开朗,他有一分表现出来的时候有四分。哇,这个孩子很聪明啊,他一学就会。其实,他是刚学了一点点,就把输出出来。然后让你觉得他都会了,所以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还有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成长阶段也不一样。比如说在低龄阶段,男孩子的发展节奏要比女孩子的发展节奏晚一点。我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还跟安姊妹笑呢,我们前年夏天来这边活动的时候,当时齐猛跟一个小女孩一样大,好玩得很,他们拍了很多照片,所以她第一天来的时候,看到她齐猛就给她写了一小纸条,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齐猛,你还记得我吗?然后下课了,赶紧第一时间就递给她。结果人家不高兴搭理他,因为人家突然间已经成了五年级的小女孩,这个五年级和六岁的一年级已经差了这么多了,而不是曾经差了这么一点点,所以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一样的。可是当我们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男生和女生。很多的男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被扼杀了。很多的小男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被扼杀,为什么?坐好,他坐不好。写字写好,他写不好。上课规规矩矩的,他控制不了。但是女孩子你吓唬她一下,你再不坐好,就怎么怎么着啊。她马上就规规矩矩坐在那。所以一年级的时候,这个男孩子一般表现得不如女孩子。很多的家长就很着急了,因为我这个儿子怎么不如他的女儿呢?一直很着急,马上就开始给儿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家长认为我儿子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给他报足够的补习班,或者是没有给他一个足够的地方让他去发展或巩固他的学习内容。而没有想到说男孩子可能这个时候有一个滞后的。男孩子可能到了五六年级才相当于女孩子一年级的智商。很多时候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过早的把这种男女统一的标准要求在男生和女生的身上,那么假如说你家有男孩儿和女孩儿也特别的需要有这么一个点。我自己觉得老大和老二是女孩子她们已经够运动的了,够顽皮的了。但是有了老三之后,儿子之后才发现什么叫顽皮,所以我们教会里生了三个儿子的,第三个儿子出来的瞬间就抑郁了一小阵子,实在没有办法接受自己是三个儿子,然后自己觉得这个头真的就要被磨尖掉了。但主给的,靠主喜乐领受。可是到了初中以后,到了初中以后你就会发现,男孩子真的是成长的速度是蹭蹭的。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到初三上学期的时候,还是班上倒数第二名。但是就经过那个半年的时间努力的男生,半年的时间啊,还不是那么困难的。半年之后考高中的时候,他却考了班级第一名。而那个时候他已经被打压的不行了,真的是被打压的不行了,所有的坏标签全都在他头上,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好打架斗殴,不专注多动症。这个父母也没少花钱,医院去检查是不是有多动症?是不是从小受到什么暴力倾向?其实他就是一个男孩子正常的一个成长的过程,可是等到他到了初中的时候,我们的女孩子就会发现她的后劲不足。那这个时候呢,女孩子的家长又不甘心了,我这个孩子小时候那么优秀,这怎么长大了就变成这个样子呢?所以女孩子家长又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女孩子变得不如男生优秀,所以就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讽刺她,挖苦她,打击她,所以很多女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她选择什么?选择早恋,为什么?不想再学习了,我不想听我父母一直希望我保持在第一。保持在最好的状态,我不想做个乖乖女了,我就是想放飞我自己。所以到了这种初中、高中的时候一个强烈的分化,男孩子家长跟不上,女孩子家上跟过头了,那么就造成很多这种教育的悲剧。所以教育是什么?到底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当然有很多教育的定义,我自己给教育下一个定义,我说教育是什么?是让神的美好和神给孩子的独特天赋,按照神的时间和计划,为神吐露芬芳。这个是很长,完全是根据《罗马书》的这节“本于祂、依靠祂、归于祂”总结出来的。让神的美好和神给他独特的天赋,按照神的时间和计划,为神吐露芬芳。在这样的一种大的环境下,我觉得我们做基督徒的父母还是要有一个底线,就是我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有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作为一所美国学校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来学校时,他就会发出这样一封封信:“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从集中营生还的校长,我曾亲眼看到人眼所不应该见到的东西。那些*气室是由学有所长的工程师修建,那些妇女是被知识渊博的医生们*死,那些儿童是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所以我怀疑教育的作用。我对你们唯一的请求是:请回到教育的根本,帮助你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该是学识渊博的怪物或多才多艺的变态狂,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我始终相信,只有在使孩子们更具有人性之后,读书,写字,算数的能力才具有价值。”这是一位校长从集中营里的生还以后,他写的一封信,非常流行。这是我们做一个教育工作的,每次在受教育培训的时候都要念的一封信,真的是看到教育它本身是应该回到这个人的人性里面,然后再给它这种知识的叠加。但是我们现在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两岁半的孩子家长就已经迫不及待要把她送到幼儿园里面去。让她去过早接受读书,写字,算数能力的训练。但是这个跟他生命有关系吗?五岁知道以内的加减法,和你十岁知道以内的加减法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有一些东西你疏忽了培养阶段,那就是疏忽了。比如说我们非常看重的顺服,如果你不在年幼的时候训练他顺服,你想在他十岁的时候在训练他顺服,根本不可能的。比如说亲子关系,你如果在12岁以前不加强这种亲子关系,你想在12岁以后,你花倍的时间,他都不会搭理你的。所以有一些东西我们必须要趁着孩子,这个最关键的时候去给他培养。那刚才这位校长的信,我也是非常深深地认同。我曾经在南京最好的一个中学里面,南师附中是南京最顶级的学校,那么这个学校是全南京市所有的好学生,全部都集中在这个学校里面。他们的智商水平应该是相当的高,每次考试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厉害。我教的时候呢,有两个班,一个叫尖子生班,就是最好的班。还有另外一个叫做差班或者叫平行班。那么这个平行班大多数学生,都是家长走后门送进来的,要么是交了百万的赞助费送过来的,所以两个班成绩是不一样的,那个尖子班成绩是不一样的,非常好,你跟他们上课真的是非常享受,如行云流水,你一点就通。就感觉你不要教,你不要讲他们自动就会了,就特别会啊!有的时候当他们的老师我自己都感到有点惭愧,因为他们的语音、语调、他们的这种反应能力比我还强。所以在他们那边,我跟他们关系非常非常的好,很享受,我感觉他们也很喜欢我的课。可是那个差班呢,你一进门就开始皱眉头,乱糟糟的。这些孩子家里面呢,一般好像比较有钱,父母也想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乱糟糟一堂课45分钟大概要花20分钟来维持一下纪律,然后再说他们几句,自己脑子里面该知道的关于教育的事一遍一遍地说。所以我当妈妈的时候特别能说,估计是那个时候训练出来的。你要跟他们说很多话,才能把他们拉到学习的轨道,而且你会发现他们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他们的眼睛总是发光的向另外一个方面。他们就总是跟你两个人不在一个轨道上。后来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有给老师打评分,我想肯定是这个好班的学生,我很喜欢他们,他们也很喜欢我,对吧?肯定是高分啦。那个差班的学生,平常都对他们也没好声好气的,都训训的。所以肯定是给老师的分也不会很高,但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不是我一个人,我们办公室里所有的老师,我们都是一个人带好班,带一个差班。每一个老师收到的评论,都是好班的那个学生给老师的评价都在80分左右,而差班的学生给老师的评价都在95分以上。你就看到那些表面上你觉得你跟他很好的学生,他内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他那种骨子里面的骄傲,是我们没有办法参透的。所以这位校长说那些在*死妇女的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点都不假。如果我们的社会只交给这样子一些所谓的精英阶层,太可怕了。什么叫人性,很感恩啊!上帝把我们造成很平凡的人,没有成为这个尖端的高智商。要不然的话,我们今天可能也不屑于来到教会来聆听神的道理。那是什么?到底什么是人性呢?如果一个人不认识到自己是属于神的,他能有真实的人性吗?只能是一点的恩典皮毛而已。当我们说教育要回归到我们人性的教育,可是如果没有神的教育,没有神性赋予在人心里面。人只能是沾了恩典的皮毛而已,最多只能有一些真善美爱的影子而已,就像现在越来越多的灭门惨案。这些在我们听来就是匪夷所听的一些事情!为什么确切地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有人说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人间就不要再谈什么真善美爱,完全靠不住。只有当人拥有了被神圣化过的人性,我们才可以靠着那使我们成圣的神。一点点去为这样的人性。在《哥林多后书》5:14里面说:“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我们没有别的,唯有看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神的义是我们人性的根基。那我们的孩子如何才能拥有神的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性,最好的训练场地是什么?是家庭。家庭的传承,教育的中心转到了家庭里面来。那么在美国,他们比较经典的神学,神学家关于教育的观点,我们改革宗的也认为是三角型,家庭、教会和学校。当然,这个学校指的是基督教学校,如果我们现在是非基督教学校。这一块可能就需要格外的另外两个端点来平衡一下家庭和教会,家庭和教会实际上承担了培养孩子非常重要的,把神义能够传递给他的地方。我们再退一步讲,神把这样子的一个教导孩子的责任给了父母,对吧?我们父母是承担第一位的。因为小孩子从小在你身边长大,他耳濡目染,我们这个父母给他的这个影响。我们在寒假天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荷兰的夫妇,他们有一个孩子是唐宝宝,就是唐氏儿,恰巧我们身边最近又出了两个有唐氏孩子的家庭,当这样子的事情出到自己身上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也是必须要靠着神来度过的一个事情,可是我当时亲自看到这一对唐氏的家庭,我真的是被感动到了,这个孩子大概已经有20多岁,会四门语言,非常流利地可以用中文来跟我们沟通,荷兰话,英语,还有一个是他爸爸的法语什么的,非常流利的,可以说四门语言。可以弹钢琴,跟我们交流完全没有障碍。但是如果是这样子一个唐氏宝宝落到我们的身边,我们想怎么样去教育他?真的是父母都要崩溃掉了,是不是?但是他们却按照神所量给这个孩子的界限,一点一点的带,一点一点的培养,以至于在这个孩子的身上我真的是看到了神的荣耀。我们自己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我的大女儿,她也是师从一位牧师的妻子学习长笛,那位牧师的妻子本来应该可以成为世界级的长笛演奏家,但是她有一位高度脑瘫的女儿,她当时怀的是双胞胎。一个女儿在胎里面就已经去世了,而另外一个女儿也因为高度缺氧,所以出来的时候就是高度脑瘫的,带这样一个孩子,所以这个牧师的妻子就为着她的女儿放弃了她的长笛事业,然后在家里面一直来带这个脑瘫的孩子。在我看来真的是第一次是见到这样一个脑瘫的孩子。我也是被震惊到了,她终身躺在床上,不能直立坐着,但是她妈妈每天都把她打扮得好好的,把她辫子梳得好好的。如果是圣诞节,或者是假期的时候,还给她穿上节日的服装,然后给她各种各样的训练的器材,帮助她。所以这个孩子已经活到了20多岁,如果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像她那样子的一种极度脑瘫,活不了十多岁,差不多就要去世了,但是她一直活得很好,而且她的妈妈就专门为了她的这个女儿特意的把一堵墙打掉,然后说我的女儿喜欢听鸟叫的声音,在我家先生那一本《与上帝拔河》的一本书里就写了这件事。她喜欢听鸟叫的声音,以此来纪念这个小朋友,她家里面就为了这么一个脑瘫。所以我在举例子想说的是什么?这些孩子,他可能未必为我们做出什么价值,但是他们身上依旧有神的形象。神依然把这样子的一个功课放在我们父母的身上,给我们看到一点教育是不可以功利来评判的。教育只要是把功利画上等号的时候,这个教育就不是教育了。当然你可以问你的孩子考的怎么样?但是如果你只用孩子考多少来评判这孩子,这个教育已经成为伪教育了。你没有把他引到愿意讨神喜悦的地方,而是也让他学会从小就用一个外在的东西来评判自己。他失去了真正的依靠,从小就让他学着说,上帝啊,你要我做什么?你造我又有什么神圣的目的?而我们从小就应当让他有内在的激发,而不是外在的。我们叫做内驱,而不是外驱。什么叫内驱?内驱就是他从心底里面知道上帝造我目的是什么。上帝赋予我什么样一个神圣的使命,我为着完成这样的使命,而要去做哪些努力和预备。他这样子做起来的时候就非常有动力,比如说上帝对我们的呼召,那就是内驱。当然也有一部分外驱,但是最本质的应该是内驱,如果没有内驱力的话,那么一个牧师是干不了很长时间。那什么是外驱?外驱就是,哎呀,你考得好一点,你考不好,那么我们多丢人。你爸爸妈妈多没面子啊。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在教会里面,我的老三调皮捣蛋了,他拿凳子仿佛自己是超人一样,凳子举在手上转来转去的。我见到他之后,我看到他这个动作不合宜,我应该怎么说他?我怎么教育他啊?叫他下来啊,可是我下来,他还不停,揍他?揍是一个很管的方法,他们如果大了怎么办呢?像他这样六七岁,你不能在众人面前揍他,对不对?怎么办?外驱是什么?改变行为,你要听话,你看爸爸妈妈都在这边讲课的,你这样子做不是消解我们的讲课吗?都没面子让我们,我们刚刚说要管教儿女,你看看这个孩子就乱套,是不是?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堂堂的小伙子,你觉得这样的行为讨上帝的喜悦吗?你觉得像这种行为合理吗?所以任何一个事情,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它都有一个内驱和外驱。但是很多时候外驱很管用。你跟孩子引导他走向内驱的时候,你要讲一大箩筐的话,可能你外驱两三句就搞定了,对不对?甚至刚才姐妹也说打两下,这个外驱就搞定了。不是说不打啊,如果把这个打建立在外驱的话,它不能改变孩子这个心的问题。而我们的家长,太看重这个外驱了。我们把所有东西都看成是一个表面的,我不管你内心好不好,你先给我有一个好行为。不要让我丢人,不要让我丢脸。这也是我们基督教在教会里面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危机,包括主日学里面。很多发生的事情,如果不能从内驱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根本触及不到他的罪性,根本不能跟他有效交流,最多也只是外表的一个行为的纠正。我们要看到他里面的那个神的形象在那边啊。然后再给他从这个内驱进行教育。而我们现在无论是基督徒的家长还是非基督徒的家长都会有一种过度的焦虑。我只要你不给我惹事就好,你别烦我就行,我不太管你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就给我一个行为的纠正。最近我们自己在家庭礼拜的时候,我们特别的来引导孩子,经常用神的话和神的灵,来看他们的内心是怎么样子?我真的也非常感动啊,这些孩子们慢慢地就开始学着用内驱来引导他们的行为,而导向他们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行为来导向他们的行为。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坐汽车的时候,那天我的老大分享到,她的心里能通过常常训练内驱来生活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她的心理变化的轨迹。比如说坐汽车的时候,她会觉得老三坐在中间,老三很有点壮,头又很重,老三睡觉的时候自然就会把头搁在大姐的身上,那大姐愿不愿意呢?肯定不愿意啊,她就想着你的头赶快到那边去,到二姐那边去。然后她就会想着把他的头拨一拨,拨到那边去。如果老三生气了,那我看到我也会非常生气,我说你就不能当一个好大姐吗?你就让他把头搁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样呢?会压趴下吗?这是外驱,是不是啊?老大可能会说,哎呀,行了好了,我就听你的话没问题。但是心里面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如何爱弟弟,如何在这个弟妹面前做一个大姐的这个榜样的作用。她没有去通过这些方面去更正,对吧?所以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一定要发现那个内驱的点在哪里?包括他学习也是一样,你一定要去激发他内驱的那个点在哪里?你不需要通过外表去更正他。比如说有一部很著名的电影,叫《垫底辣妹》那个故事里面讲了一个女孩儿,日本的一个片子,叫沙耶加,可以说真的是个垫底的辣妹,她穿着非常的时尚。这个成绩也非常不好,到了高二都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这回事。你想想看,她已经差到什么地步了,让她画日本地图,我们大概都知道日本地图是什么样子,日本的地图是一个长的这种小岛对不对?老师让她画日本地图,她画了一个圆圈,她就是差到这种地步,所以她从小真的是没给妈妈少惹麻烦。但是她的妈妈说,做父母的就应该坚定的相信自己的子女。有一次沙耶加的爸爸非常生女儿的气。他说,为这样的女儿感到羞耻,她的妈妈却说,我虽然无数次地被叫到学校,但我没有一次觉得羞耻。因为我和孩子的心灵沟通,我们的关系非常好。她说哪怕全世界都是她们的敌人,我也要做她们的伙伴。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跟孩子有这样的一种亲密的关系,孩子有什么委屈,有什么难处,她不敢和你说呢?有一次女儿的书包里面被老师翻出来了两包香烟,被带到校长的地方,必须要让沙耶加说出,还有哪几位学生和她一起来吸烟,否则就要被开除。沙耶加坚决不说,这个妈妈又被叫到学校,老师就跟妈妈说,如果她还不说出还有谁跟她一起抽烟,她就要被开除了,这个妈妈义正严辞地说,为了自己而出卖朋友,这就是你们学校的教育方针吗?你们难道是逼着我女儿出卖朋友吗?我对于什么都不说的女儿深感自豪。我的女儿真的是个好孩子。弟兄姐妹,你说这个底气,牛不牛?可是我们在看看,去年年底11月份在中国武汉发生的14岁的高中男孩儿跳楼案,他因为在课间打牌打扑克,家长被叫到了学校,通过教室走廊的监控,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妈妈来了之后,铁青着脸,然后批评了他,通过监控看到母亲是扇了孩子两个耳光,然后又对着比他自己高一头的孩子做出掐脖子的动作。直到一位老师把她拉开才作罢,这个学生在原地站了很久,一动不动将近三分钟。可能周围的同学都没有想到,这是他生命最后的三分钟,然后突然从五楼纵身跳下,当晚九点,被宣告不治身亡。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场景,我想我们可能做过家长的,或者你的孩子可能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被老师叫到学校。如果你的孩子上公立学校的话,你要做好一个准备,当然上基督教学校也要做好准备,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话。我也曾经训过家长,训过无数个家长,大多数家长出来之后是什么反应?铁青着脸,对不对?然后说什么?我的脸都给你丢尽了,是不是?你什么时候能争点气?我们看一部讲述青少年犯罪的纪录片几乎无一例外的都看到了这些孩子受到父母多次如家常便饭式的身体暴力和言语的暴力。比如说你去死吧,你还不如死了算了。你们有没有跟孩子讲过?没有,没有我为你感恩。如果有的话,一定要悔改啊,而且必须给孩子面前要悔改。然后说孩子你笨得像个猪,还有说,早知现在当初就不该把你生出来。我想我们很多时候气起来就口不择言。我们气起来的时候就完全把神放在一边了,我们经常很多基督徒家长口口声声说,我要为着神的荣耀来培养我的孩子。每次婴儿施洗的时候,我都会特别感动,那天主日有两个小孩子受洗的时候我也在流泪,我的孩子说妈妈我们受洗的时候有没有流泪?因为我意识到这份责任不简单。你是在立约的,要按照主的道理去教养这个孩子,可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太多的东西催逼着我们,使我们变得很麻木,慢慢就把这些教导就给忘了。甚至把孩子施洗的那个过程当中,我们在神面前所发的誓言也忘了,以致我们可以真的是气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口不择言的来批评我们的孩子。所以这样子的一个沙耶加在她妈妈的信任和鼓励之下,她从那么垫底的一个学生,用我们的话说,那么烂的一个学生,经过两年的努力,考上了日本最好的文科学院——应庆大学。当时她有一段时间也很迷茫,她说我不去了,我不考了,那个补习班的老师就鼓励她,让她的妈妈带着她去应庆大学走一趟,让你的里面燃起对上大学的渴望。后来她妈妈真的就带她到了应庆大学走了一趟。回来之后,这个孩子就完全改变了。这个也是内驱力。让她从小养成对孩子对学习的这种从里面燃起对学习的热情。所以你不要为你目前孩子的成绩好不好难过和担忧。只要他的内驱力找到了,你放心,神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他的智力是超乎你想象的方式在往前发展,只要有内驱力。关键是我们的孩子,太多的孩子死在了外驱力这条轨道上。我们自己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为着外驱而生活的人。只是为了有一份好工作,挣个好钱,当这些东西出来的时候,太可怕了。在年,随着疫情的发生,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频频发生的中小学生跳楼的事件,我试图在网上来搜有多少跳楼的中小学生,但是搜不到这样的具体的数字,我相信应该是出于各方面的原因,不方便公布。但是我自己知道的,我们所在的那个区,据说就是三月份刚刚复学的那一个月就有十几个学生跳楼的,所以本来学校的学校准备期中考试都不敢期中考试,而这个东西就像一个风一样的,我们看到报导的都只是凤毛麟角。有一个报道,我搜了很多的文章,有一篇分析的,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虽然是不信主的人写的,说一幕幕的悲剧,让人不得不反省,给整个社会敲响警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种碾压下,性格变得越来越暴躁、脆弱,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对前途充满恐惧,迷茫。生活上学习的挫败感时时侵蚀着他们不成熟的心理,在这些重压下。他们害怕了,绝望了。他们眼睛里看不到明亮的色彩,灿烂的阳光。如水的月色落入他们视线的满是灰尘,红尘滚滚,雾霭笼罩的人生渡口,终究等不到一艘可以摆度自己的小舟。我觉得写得真非常好,在那个茫茫的渡口当中都等不到自己的一片小舟,可以让自己坐在上面安然度过这个河。这实在是我们时代的悲剧,但是我发现,真没有敲响,这么多的这种频频繁繁的这种跳楼事件,这些孩子跳楼很多原因是什么?学习压力大,考试没考好,父母不给玩手机,就选择跳楼,因为他没有内在价值了,他没有内驱力了,当外驱力全部给他剥夺的时候,他就已经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而另外一个和孩子跳楼事件息息相关的是什么?是儿女杀父母的案件,最起码曝光了8起左右,我们说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我把你大,你把我给挂了,是不是啊?可是真是太悲哀了,我可以读几个,这几年发生在中国的杀父母的案件。年九月,因为父母争吵,闹离婚,河南籍流动务工人员18岁少女陈某萍出租屋内将其父母先后杀害并碎尸,自己依然在屋内上网。年,广东连南14岁少女孟某因怕母亲向父亲告自己偷偷抽烟,残忍将母亲和妹妹杀害,案发后还故意伪装入室抢劫的现场。年底,湖南13岁少年因家庭纠纷,用锤子杀害了亲生父母。年8月4日,广西南宁,22岁留学生男子*某,在相思湖北路某学校宿舍楼残忍杀害的自己大学教授的母亲和知名律师的父亲,引起了广泛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婚姻育儿讲座第三讲怎样做先知式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