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的日子,我被一些倔强的少年,深深地鼓舞到!
最近,芜湖一个19岁考生刷屏了网络,这个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连写字都特别费劲的少年姚俊鹏,高考考出了的成绩,超理科一本线分。无数人称为:奇迹。
年出生的姚俊鹏,起初跟别的小朋友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而到一岁时,他身体的异样越来越明显,去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脑瘫。
听到这个消息,姚俊鹏的父母几近崩溃,无论对哪一种家庭而言,这样的打击都是无比沉重的。
三四岁的孩子,是最活蹦乱跳、让家长不省心的时候,而三岁的姚俊鹏却还要父母的搀扶。
上学时,几乎都是爸爸背着他去学校。父子俩,一条路,不知走过多少年,又有怎样动人的故事。
老师布置的作业,姚俊鹏都要花多于常人几倍的时间完成,学习的效率自然差了别人一大截。
由于脑瘫导致的痉挛性抽筋,他像中风的老人一样,无法掌控一支笔,写出来的字也是扭扭捏捏。
▲感谢父母,感谢老师
高考,是姚俊鹏唯一一次写完的试卷,平时的模拟,他的作文从来没有写完过。
学校和父母为他申请了高考延让他心理上保持了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才让这样一个少年脱颖而出。
“我终于笨拙地飞,
身上粘着新的孤单,
庄子微笑着,
我不怕收起翅膀会更遗憾……”
这是姚俊鹏读高一时,
写的一首诗——《飞》。
折翼的雏鸟,更渴望天空,
他的努力,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肯定,
同时也激励着我们,
认真生活。
01来看看他惊人的成绩:
语文分、数学分
外语分、综合分
总分分
超理科一本线分!
你能想象吗?他是一名从降生之时就被诊断为脑瘫的孩子,尽管智力没有收到影响,但是身体的残疾还是为了带来了太多的不便。甚至是残忍。
由于脑瘫导致的痉挛性抽筋,他的双手不太灵活,导致写起字来特别费劲,写不完作文,一般人在全身抽搐,肢体不协调的情况下,能写出正常的字体都是难上加上难。
这对他来说,才只是他学习的第一关,他还要克服长时间学习所带来的的身体负担以及无数的非议,这些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今年高考,由于姚俊鹏的特殊性,学校和父母为他申请了高考延时,这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写作文,并完成所有题目,这次是姚俊鹏,唯一一次写完语文作文的考试。考完之后,姚俊鹏说,写下这样一段话,感动了无数网友:“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字体笔触之间,虽然有些扭曲,但字字肺腑。因为身体行动不便,姚俊鹏上学都倚靠在爸爸背上去学校。学校的老师们,也对姚俊鹏很照顾。姚俊鹏的班主任说:“很难想象,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脑瘫少年,为了超越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他的毅力、拼搏和乐观,这些都激励着我们班上每位同学。”看到这里,不得不敬佩他的精神。更敬佩姚俊鹏的父母,让他如此的开朗向上。勇敢少年,从不畏惧困难,直面自己的不完美,用无数个日夜的付出,获得超出常人的成果。而姚俊鹏考出分的高分也狠狠的打脸了那些“假性”努力的学生和家长们。生而为人,最可怕的就是“骗自己”,我认为我很努力;我觉得我加油了;我觉得我尽力了。02我常常在生活里碰到「很努力」的人,发通宵加班的朋友圈,发在公司打卡的视频,吐槽自己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打卡自己又在看哪几本书。
而这些都是为了博得存在感的无意义行为。
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一种炫耀行为。
热血满满的决定去做一件事,三天打鱼四天筛网,经过一段时间,还苦于没有提升。
于是乎发说说或朋友圈,或者同时发一些文字,比如“为什么努力了还是没结果”。
为什么没有结果,其实心里应该清楚的很。
真的,绝大多数人,只是在假装努力。真正的智者都是行动派。
读书时,我们常见一类人:上课认真听讲,平时拼命做题,成绩还是一塌糊涂。
不少人嘲笑他们笨,又钦佩他们的拼劲,事实上,这类人压根儿就不拼命,他们始终在做无用功。
这类人是假努力的一类人,即「看上去很认真」也就是所谓的积极废人。
就学习而言,很多学生真的也是如出一辙。
做题的时候:不限时,不做计划,不批改,批改了也不改错、整理、反思、总结的刷题,都是在浪费时间,都是在自我安慰。
还有那些边看答案边做题的,那都是些自我感觉良好的神仙,对这类人来说,有答案的时候你就是个无所不会的学霸,没答案的时候就是个啥都不会的学渣。
学习不是比谁炫耀自己的“战果累累”。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把自己虐得更惨,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不是比谁进行的项目更多,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多思考,多总结。我们只有挥刀斩断自己体内生根发芽的懒惰,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恒久地坚持,发现更大的世界,才能像英雄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辉。一件事,一辈子,专注得极致,注定伟大。不争,不抢,也有属于你的世界。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骗这个世界真的有点难,你所亏欠的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还回来。03每个横空出世的孩子背后,
都有超人父母
生理缺陷是姚俊鹏和昂子喻人生中的不幸,而生在一个家庭,让他们一直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并爱上了阅读,是他们不幸中的万幸。
这里不仅要赞美,每一个为梦想拼劲全力的孩子,更是感谢那些,不曾放弃并成全孩子的父母们。
看过这样一部电影——《驭风少年》。马拉维是非洲的一个小国,这里贫穷落后,瘟疫巫术盛行,常年干旱饥荒,难以生存。
小主人公坎宽巴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13岁时,坎宽巴因交不起学费而被学校劝退。他的父母不是不想让他上学,
而是天不下雨,田里的农作物不生,没有了收入,学费是一分钱也出不起了。
辍学后的坎宽巴依旧热爱学习,在他的争取下,他得到在学校图书馆继续自学的机会。
求知若渴的他从书中得知了风力发电机,他灵光闪现,想要制作一个风力抽水机灌溉田地,等长出了庄稼,
他就能交上学费继续学习。他构思了图纸,制作了简陋的模型,来到田野上游说父亲,他需要拆掉父亲的、也是家里唯一的运输工具——自行车,来制作一个可用的风力抽水泵。
这在父亲看来,就是天方夜谭。父亲愤怒地摔毁了模型,大声呵斥让他踏实种地。失望的坎宽巴眼里隐含着泪水,改去游说伙伴,伙伴们则嘲讽说:你为什么不去拆你父亲的车。
于是坎宽巴带了小伙伴一块“围堵”了父亲,又是被父亲一顿*骂。
母亲看在眼里,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失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最后服软的父亲,同意了坎宽巴的想法,帮助他做成了全村唯一的风力抽水泵。
当扇片扭扭捏捏转起来的时候,水管喷出了第一注水,村民们才肯相信,坎宽巴没有说谎,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玩具。
坎宽巴的风车,让他的家跻身马拉维百分之二的有电人口,也让他的故事传开了来。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19岁时,坎宽巴被美国一名教授发现,得到了重返校园的机会,后来就读达特茅斯学院,这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也是闻名遐迩的常春藤学院之一。
试想,如果当初父亲否决了他的想法,岂能有他的今天?
在贫瘠的土地上,不知有多少孩子的梦想,输给了贫穷。
都说:
每一个横空出世的孩子背后,
都是父母的用力托举。
家庭的反对,即使天使也会折翼;
家庭的支持,折翼的天使也能飞翔;
永远不要去抹杀一个孩子的想法,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柱。
04知乎上有句名言叫:「以绝大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有要到拼天赋的地步」也许这句话是鸡汤,也许天赋确实很重要。但是你要清楚的知道,在学习这件事上,天赋已经被缩微到很小的地步。1、“天赋”决定了能力上限
2、很多人当前所达到的水平,离“天赋”决定的能力上限还有很远
3、因此,他们的努力程度实在太低,远不到“需要拼天赋”的地步
以绝大多数的人的付出相比,天赋实在是不值一提。
姚俊鹏有天赋吗?他的天赋就是勤奋,他的起点低过所有正常的学生,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赢下了高考,赢的如此漂亮。
所以不要再说,为什么我还是没有结果了。
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推荐一个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