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阳*
编辑:寸心
长期以来,儿童脑瘫这一顽症始终困扰着医学界,国内外都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在的脑瘫患儿有多万,全球已超过万。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脑瘫患儿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脑瘫也给社会和无数个家庭带来不幸。
小儿脑瘫是指患儿在大脑未发育成熟之前,受到外界非进行性损伤及损害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视觉、听觉、言语、行为、情感等一组症候群。
引起脑瘫的原因主要有:
新生儿窒息、*疸、早产、妊娠早期用药、新生儿痉挛、低体重、急产、母体中*、颅内出血、产程过长、母患精神病、妊娠中*症、吸入性肺炎、巨大儿、妊娠反应重、脐带绕颈等。
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家长应在孩子满月后,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脑瘫患儿早期症状
不少脑瘫儿呱呱坠地时,家长很难发现孩子有什么明显的异常症状,特别是那些轻型的脑瘫婴儿更容易被忽视。
有的家长即使发现了某些异常情况,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误认为是缺钙、软骨病等,这样一来,使许多脑瘫婴儿错过了早期诊断,贻误了早期治疗。所以,只有耐心细致地观察,才能发现小儿脑瘫的种种表现。
新生儿期——肌张力低下和动作减少,同时伴有吸吮能力差,喂奶时经常呛奶,医生检查时,会发现新生儿保护性反射减弱或者不出现。这些异常情况如果不仔细观察,往往容易被忽视。
婴儿期――随着小儿生长发育速度的加快,许多症状逐渐表现出来。婴儿期家长最容易发现的异常情况就是运动落后。
正常小儿6~7个月能独立坐,8~10个月会爬,1岁左右能站立及行走,而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则明显迟缓。此外,如果婴儿到了5~6个月还不能主动抓取物品,双手经常握拳、拇指内收,立位时双腿交又等,则家长一医院检查。
总之,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视力减弱、听力减退、语言迟缓、癫痫以及认知和行为异常等症状。
但其早期症状往往不太明显,许多症状都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因此,不少家长都将其简单地看作是孩子生长发育迟缓而掉以轻心,以致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脑瘫康复最佳年龄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因为2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抓住这个时期及时进行训练和治疗,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脑潜力,促进代尝性恢复,病症较轻的脑瘫患儿甚至可以基本恢复到正常儿的状况。
国际上认为,出生6个月进行康复效果最佳;超过6岁的脑瘫儿童康复难度就会增大,因为脑细胞发育基本成熟;同样病情的一个儿童在3岁前康复能自食其力;6岁以后再康复,一般只能达到生活自理。
预防从三个环节入手
小儿脑瘫如果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是孩子出生前,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感染,不接触猫、狗等宠物;避免与放射线等有害、有*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
其次是因分娩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预防早产、难产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三是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脑外伤等。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