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是一种症状,该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在疾病发作后,病变主要影响脊髓,小脑和脑干。在疾病发作时,患者通常伴有其他系统异常,例如骨骼和眼球。且在30岁以后可以影响少数患者,遗传性的兄弟姐妹的发病年龄相似。男人和女人大致平等。发病隐匿,病程缓慢进展。一旦疾病发生,它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
临床表现:
一、初期的症状:
1、患者走路犹如喝醉酒,动作反应较不灵活,动作的流畅性丧失,提重物有困难。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
2、上下楼梯双腿不协调,肌肉僵硬,无法精确的完成某些特定动作,如跑步、爬山、打球等都是常见的初期的症状
3、眼球转动有障碍,无法快速的转移目标。
二、中期的症状:
1、四肢、肌肉不协调感加重,运动失调现象明显,是常见的中期的症状。舌头打结、说话不清楚,写字有困难,吃东西或喝水时容易被呛。
2、无法控制姿势与步伐,状似企鹅行走;摇摇晃晃,两腿微张或剪刀步,无法保持平衡,无法长距离行走,无法跑步,上下楼梯困难,走路时身体无法灵活调整。因此,容易摔跤。
3、记忆障碍近事记忆缺损发生较早,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三、晚期的症状:
晚期患者说话极不清楚,无法控制音调,甚至无法言语,写字无法辨认,吞咽困难。无法站立,甚至无法坐起,需靠轮椅代步,或卧床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西医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措施阻止本病发展,治疗要首选中医治疗,同时可予多种神经营养药物,并预防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多数持续进展,常死于肺部感染和恶性肿瘤。平均病程15年左右。
中医的辨证治疗,本病属中医萎症范畴。案例举例胡某,男,47岁。年4月2日初诊。患者于年12月开始出现写字歪斜,后渐至行走不稳,自觉路面倾斜,双手抓物不准,握物无力。医院神经科诊断为共济失调症。嘱请中医诊治。
健脑止萎汤是北京仁爱堂国医馆王常在医师结合自身几十年的治疗共济失调症的经验和以往大量治疗好的案例所处的经验方,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一人一方针对性治疗,效果不错!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30剂后,患者感觉无变化,遂将熟附子加至30克,再服30剂,步态不稳及上肢颤抖减轻,病情有所好转。服药2个月后,步态已趋稳实,行进已不错位,双手已能准确抓物,食欲增加,小便次数减少。继服3个月后,步态已完全稳定,双手活动自如,包能工作,视物不再变形,诸症悉除。4个月后随访未复发,已恢复正常工作。
按:本例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四肢及全身无力,似与“痿证”相似,但痿证多为热伤津阴血不足,损及肌肉筋脉,而本例显系里虚寒证,病由肾阳虚衰,风邪留着,以致寒凝血滞,筋脉肌肉失养而得,故以温阳化瘀祛风为法取效。
好了本期文章就到这里,温馨提示:本文由刘客服整理发布,禁止抄袭搬运文章,如有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