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的神经病学专家BarbaraBorroni教授,开展了一项Ⅱ期临床试验,通过补充DHA治疗SCA38患者,证实该疗法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小脑代谢。
该临床试验入组了10例SCA38患者,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盲-安慰剂对照,观察16周后,第二阶段开放试验随访40周,观测指标包括临床评估SARA及ICARS评分、FDG-PET、神经电生理和血清学检测。
第一阶段观察16周后,发现补充DHA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SARA评分下降2.7分,p=0.)。
随后两组开放均补充DHA,继续随访40周,同基线水平比较,发现患者SARA评分和ICARS评分均显著下降(SARA下降2.2,p=0.;ICARS下降3.8,p=0.02)。
临床头颅影像学FDG-PET也显示小脑代谢得到改善,另外血清学水平ELOVL5蛋白表达较基线水平回落。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C22H32O2),是有六个双键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ω-3必需脂肪酸。DHA为大脑及视网膜中含量最高的ω-3脂肪酸,占大脑中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40%,视网膜中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60%,神经元的细胞膜中有50%为DHA。DHA是为人熟知的营养补充剂,耐受性好,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近些年来,类似DHA的不饱和脂肪酸应用于诸多神经变性疾病,取得一定效果,而备受瞩目。动物模型中证实,不饱和脂肪酸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缺乏会引起脑功能受损。通过DHA补充替代治疗,有望延长患者的生活自理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成本。
这项Ⅱ期临床试验,虽然取得令人欣喜的结果,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第一,入组病人数量太少(只有10例),代表性不够高;第二,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阶段中,只有SARA评分有改善,但作为共济失调临床评价的另一重要指标ICARS评分,并未见到统计学差别;另外,治疗前后,血清DHA水平并未见到明显差别。期待开展更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尤其是症前患者进行补充DHA,临床治疗效果才见分晓。本研究只针对SCA38患者,并不适用于其他SCA亚型。对于SCA1型和Friedreich共济失调,脑脂肪酸和磷酸减少的这些类型,补充DHA是否有效,需要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推测对于早期阶段的患者,也许可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ManesM,AlbericiA,DiGregorioE,etal.Docosahexaenoicacidisabeneficialreplacementtreatmentforspinocerebellarataxia38.ANNALSOFNEUROLOGY;82:-.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