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健康点宝宝为啥总是握拳难道是得了脑瘫
TUhjnbcbe - 2021/1/16 3:2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优势         http://www.ksfences.com/

点击↑省直三院即可订阅本
  我家宝宝为什么总是握拳?宝宝都3个月了,手握的紧的掰不开,一天到晚握着拳头还吃手,现在还不会抓东西,咋回事啊?

宝妈1分钟前


  我家孩子平时自己玩的时候手也能伸开,但是给他剪指甲时就会使劲握拳,要用很大劲才能掰开,这正常吗?

爷爷1分钟前


  感觉宝宝是有点喜欢握拳头,但也不是总握着不放,就是握拳的时间要多一点,看网上说脑瘫就是小儿喜欢握拳,请问这是百分百的吗?……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当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的瞬间全家人都满心欢喜。每位家长对宝宝的观察和照顾都是无微不至的,只要发现宝宝有一丁点的“奇怪”表现,就会担心不已,那么,宝宝手应该是什么姿势?


  从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宝宝的手大部分是呈握拳状态,拇指被其他四个指头包在里面,有时会伸出来。这是因为宝宝大脑皮层发育尚不成熟,对手部肌肉活动调节能力有限,造成屈肌的力量要强于伸肌,所以宝宝总是攥着小拳头。


  当然,由于个体差异,也有些新生宝宝的手是呈伸展状态的,但如果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一切正常,也不用过于担心。


  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神经系统会逐渐发育成熟,弯的力量减弱而伸的力量逐渐增强,达到相对持平状态。慢慢宝宝的小手就会呈现出自然的状态了。如果超过4个月后,宝宝的手仍然持续握拳,不能张开或者拇指内收,就要警惕脑瘫疾病。


  一些宝宝经常性双手握拳不一定就是脑瘫,如果宝宝手握拳表现为拇指内扣在4个月后逐渐消失或者是偶尔会拇指内扣大多数时间可伸展且无以下几方面异常症状时,可暂且观察。

01手握拳

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医院检查,看是否存在神经病变。

02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

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0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

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04情绪不稳定

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05头围异常

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06宝宝的姿势往往是固定的

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W坐,倒U字形姿势等。

07宝宝斜视,或常常盯着手发呆

3-4个月大的宝宝如果出现斜视或者眼球运动有异常时,很可能是脑损伤。

08头不稳定

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09不能伸手抓物

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损伤。

10喂养困难

宝宝会有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等表现,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


  若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家长不要慌张,医院让专业的医生检查以免耽误孩子的最佳恢复期。如果您觉得有用麻烦动动手指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更多人了解,因为儿童不能等待!

知识延伸:手握持反射


  它属于原始反射的一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过性的表现。随着月龄增长,反射会逐渐消失。


  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会在24小时内给宝宝进行第一次身体检查,除了体格检查,还要做一些神经学检查,要进一步评估新生儿的感觉、动作以及反射反应等,以了解新生儿的神经发育状况,其中就包括握持反射。


  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他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册放入并按压。


  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


  一般存在时期:0-4个月,最晚4-6个月会自行消失。


  7个月大时,开始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捡取小东西。


  如果新生婴儿没有握持反射,或者是握持反射到了应消失的时候而未消失,都属于不正常的状况,爸爸妈妈应该引起警惕。

文/司晓培

编辑/冀慧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点宝宝为啥总是握拳难道是得了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