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产高危儿门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孩子家长,一进门特着急把宝宝小手扯着给我看:“医生啊,我家孩子一直拇指内扣!上网查了下,说有可能是脑瘫,您赶紧帮我们看看啊!”
拇指内扣竟然这么严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拇指内扣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拇指内扣?手向外拉伸拇指的肌肉伸缩能力差,导致拇指向手心运动。又称拇指内收,一般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或损伤所致,其主要表现为手指紧握拳,拇指屈曲、内收,其余四指在拇指外面或里面。最轻的仅半握拳时拇指压在食指下,最重的拇指内收达掌心,此时称“皮层拇指征”。
拇指内扣的危害
?影响今后抓、握、捏等精细功能的发育
?影响康复训练中手撑、姿势转换、爬等训练项目的进行,影响运动发育
临床观察到,不及时干预拇指内扣可影响手的精细运动发育,手的精细运动功能对人的一生有很重要的影响,如同样的写字训练,有的孩子就写不好,同样用筷子,有的孩子就不灵活,后者常常手的精细功能较差是重要因素,我们曾观察到写不好字、拿筷子不灵活的成人,婴儿时照片就有拇指内扣。
拇指内扣的误区很多人一看到宝宝拇指内扣就紧张,担心宝宝是脑瘫。其实,不同程度的拇指内扣不仅常见于早产等高危儿,也可见于正常婴儿。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一直是手握拳的,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握持反射的存在,医学上称为原始反射,对于新生儿来说拇指内扣更多的是一种生理性表现,大部分该反射会在3个月后消失,但是也有很多生理性的内扣会持续到6个月。但是,如果宝宝经常持续握拳伴内扣,或4-6个月内内扣未减少,内扣程度未改善,并且影响到宝宝的抓握功能,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必须尽快带宝宝去看医生了。拇指内扣的成因相信大家都知道拔河比赛,当绳子的一端力量大于另一端时,绳子中间的标记就会被拉到力量大的那一端去。拇指内扣也一样,当负责拇指内收运动的肌肉力量过强,或负责拇指外展运动的肌肉力量过弱时,它就内扣了。
由此可见拇指内扣的原因通俗概括可得:
?握持反射未消失(神经病变)
?负责拇指内收运动的肌肉力量过强(肌张力问题,紧张或痉挛)
?负责拇指外展运动的肌肉力量不足(肌力问题,肌力过弱)
?除了以上神经、肌张力、肌力方面的因素外,宝宝受惊吓、哭闹、紧张时也可能引起短时的拇指内扣(只需妈妈多安抚安抚即可)。
拇指内扣的家庭干预方案
??涂抹润肤乳于宝宝大鱼际肌处,轻揉大鱼际肌,并把大拇指沿指跟到指尖方向推,诱导大拇指外展50次(见下图);
??一手握住拇指向外牵拉,一手握住其余四指使其外展,维持1-2分钟(如下图);
??握住拇指指跟处做环状运动1-2分钟。
??用指腹轻叩宝宝手背促五指伸展。
??宝宝清醒时让其手握粗柄玩具玩耍,阻止拇指内收;宝宝睡觉时如果也有拇指内扣十指紧握的情况,可将小毛巾/小手帕折成柱状条塞在宝宝掌心,被动将大拇指摆在外展的位置,阻止拇指内收。
??家庭干预每日多次进行,每次时间视孩子状况而定,注意一开始就要营造孩子在较好的情绪下、与游戏融合进行。
??以上就是拇指内扣的成因、误区、危害及家庭干预方案等的一些介绍,拇指内扣看起来虽是一个很细微的表现,却影响着孩子今后的认知、运动、手功能等发育,希望家长们引起重视,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应掉以轻心。
来源: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常州市医学会已开通“留言”功能!快来说两句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