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
放暑假啦,在忙些什么呢?
医院做康复治疗啊。
小明
小乐
你身体挺好的啊,医院做康复治疗呀?
上次学校筛查,发现我有脊柱侧凸,医院做康复治疗。
小明
小乐
脊柱侧凸都有哪些康复治疗呢?
本期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脊柱侧凸康复治疗中的运动疗法!
什么是脊柱侧凸的运动疗法?
脊柱侧凸的运动疗法主要借助瑞士球、肋木架、弹力带等器具来增强躯干肌力量和脊椎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肌肉筋膜对脊柱三个平面活动的限制,改善呼吸肌控制能力,加强协调性以及脊柱的本体感受和运动控制,在功能位上建立新的正确的姿势模式,减少侧凸发展,改善脊柱畸形。
脊柱侧凸的运动疗法有哪些训练方法?
1.德国施洛特三维疗法:是一种以主动动态及感觉回馈为基础,改善患者脊椎排列失衡状态,并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持矫正后的姿势的方法。
2.核心稳定性训练:通过对脊柱起稳定作用的核心肌群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其对身体的稳定支撑作用,从而达到矫正侧凸畸形的目的。
3.瑞士球训练:基础研究发现,利用瑞士球的可压缩性的特点,为脊柱侧凸患者提供不稳定的支撑界面来进行脊椎稳定性练习。此时中枢系统将下意识的运动和协调脊椎稳定肌的活动,达到训练脊柱稳定性的目的。
通过训练后
预期效果怎么样?
对脊柱侧凸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后,最大的好处在于有效抑制侧凸进展,改善侧凸角度,并为严重侧凸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核心稳定性、改善脊柱柔韧性、提高心肺功能、改善人体外在美观等,提高生活质量。
从目前治疗中发现,能坚持康复治疗的患者,多数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对2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患者做侧面平板式瑜伽姿势的时间平均为每天15分钟、每周6.1天,平均随访时间为6.8个月,结果患者脊柱侧凸角度恢复了32%。其中依从性最好的19名患者每周至少练习4次且获得了最好的效果。
------摘自《健康报》
除发现有脊柱侧凸之外,有以下表现者:
1、脊柱矢状面上生理曲度变大或减小。
2、有圆肩驼背、挺胸凸腹、两侧腰背部不对称等异常信号。3、侧凸角度较小,但椎体水平面旋转较大。
请及时到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就诊!
作者简介:
唐海宾
儿童康复科/高危儿管理科康复治疗师,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小儿脑瘫、发育迟缓、“O”型腿及“X”型腿、内“八”及外“八”等步态异常、脊柱侧凸等疾病的康复评估及治疗。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诊疗范围
1、脑损伤高危儿及脑损伤儿童相关发育障碍的筛查、诊断评估、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2、各种脑炎、颅内出血、颅脑外伤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3、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疾病,如脑性瘫痪、颅脑损伤后遗症、小儿麻痹症等;
4、外周神经疾病(如臂丛神经损伤、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治疗,“O”型腿及“X”型腿、内“八”及外“八”等步态异常的康复治疗;
5、发育障碍,如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异常等;
6、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如马蹄内翻足、肌营养不良、唐氏综合征;
7、儿童及青少年脊柱侧凸、脊柱小关节紊乱及步态异常的筛查、保健与康复治疗;
8、儿童睡眠障碍、儿童厌食及消化不良、儿童遗尿症、精神神经性尿频、大便失禁等疾病的治疗。
专家介绍
*任秀
儿童康复科主任医师
柳州市首批名中医,柳州市0-17岁五类残疾鉴定专家。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康复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辅助器具学组委员,广西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西康复学会(中西医结合)委员,柳州市医学会康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到北京中国医院针医院康复科进修各半年,并先后多次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培训学习。近年来,主持实施国家级康复项目十余项。主持和参与课题获广西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5项,参与实用新型专利研发2项。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儿童脑损伤相关障碍(如:脑损伤高危儿、发育迟缓、小儿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自闭症、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抽动症、睡眠障碍及各种脑炎、颅内出血、颅脑外伤后恢复期功能障碍等)、外周神经疾病(如臂丛神经损伤、面神经炎等)、步态异常(内外“八”字脚、“X”及“O”形腿、扁平足等)、急慢性颈腰肌劳损、儿童及青少年脊柱侧凸及脊柱相关性疾病等儿童康复常见疾病进行康复矫治,同时对儿童遗尿症、厌食、消化不良等儿童保健常见疾病的治疗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靖
康复医学副主任医师,儿童康复科/高危儿管理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柳州市0-17岁残疾鉴定专家。曾先后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院康复中心、重庆医院、佳医院等地进修学习。擅长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脑瘫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脊柱侧弯(凸)、步态异常等儿童康复常见病的诊治。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发表《儿童脑性瘫痪的早期预防与管理对策研究》、《表面肌电图评估脑瘫儿童口部运动训练康复的治疗效果》《引导式教育结合针刺治疗学龄前儿童智力低下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在学龄前智力低下儿童中的应用》、《柳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智力低下的现患率调查》等医学论文多篇。负责《中残联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及《“国家彩票公益金”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具体实施。主持了自治区卫生厅《表面肌电图在脑瘫儿童口部运动中的研究》、《柳州市学龄前儿童智力低下调查及干预研究》课题,科研成果获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参与《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疾病的早期筛查规范诊治防控策略研究》获广西科技技术三等奖。
图文/唐海宾
编辑/谭英四
柳州市妇幼保健儿童
康复科/高危儿管理科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