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儿童脑瘫的近红外脑成像特点
TUhjnbcbe - 2020/12/14 1:23:00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出生前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及智力、语言发育障碍。脑瘫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高、体重、行动异于常人,且由于自身机能发展异常,不能与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造成智力发育迟缓,这些问题和症状会伴随脑瘫儿童的一生。疾病不仅会影响脑瘫患儿的身体机能和整体形象,还会对整个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且早期病情存在波动性,现有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如CT、MRI、fMRI等都需要在30-40分钟内完全束缚身体保持稳定,患儿难以配合,给早期诊断带来诸多困难。而fNIRS作为一种热门的无创神经影像学技术,由于其无痛无创、对检测环境和受试者无特殊限制,被广泛应用在精神、神经康复、儿童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该技术对脑瘫患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年,德克医院医院神经病学科对10名偏瘫患者和8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在手指敲击任务下,通过fNIRS扫描感觉运动皮层的神经活动观察偏瘫CP儿童的感觉运动皮层的功能重组。结果:健康儿童在一侧手指敲击过程中和敲击之后不久,对侧感觉运动皮层具有明显的激活,而偏瘫患者的运动激活则表现出显著多样性:包括对侧,双侧和同侧激活,未受影响的半球也同时参与了仿手指敲击,这表明:偏瘫患者半球间运动功能增强,半球间运动功能重组适合于补偿脑部病变。(健康儿童在单侧手指敲击任务下的脑激活)(偏瘫CP患儿在单侧手指敲击任务下的脑激活)结论:当前可用的神经成像技术需要完全的身体约束和稳定性,因此对于儿科患者而言极为困难。由于近红外对被试容忍度高,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实验环境,借助fNIRS技术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偏瘫儿童半球间运动功能的异常情况,可用于研究患有CP或其他皮质疾病的儿童的皮质重组,随着技术不断发展,fNIRS技术也必将在儿童脑瘫领域有更深的拓展。

#参考文献

Tian,Fenghua,etal."Quantificationoffunctionalnearinfraredspectroscopytoassesscorticalreorganizationin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OpticsExpress18.25():-.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脑瘫的近红外脑成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