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济南医院中医特色门诊负责人李晓亮丹心出新
TUhjnbcbe - 2025/7/22 1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秦聪聪通讯员闫真

银针刺透肌肤,缓缓施针,经气通过经络到达全身。不知不觉,瘀邪清除,病痛消失。

一根根小小银针,医院中医特色门诊负责人李晓亮的手上,变成了驱病祛疾的利器。而他在传承基础上总结独创的多套针法,更让古老的针灸焕发新的光彩。

小小银针治大病

年还剩最后的几天,曾因大面积脑干梗死被告知“生存希望很小”的老张(化姓),又多了几分关于新年的期待。

对于老张,能活下来,已经是奇迹。

年春天,老张突发缺血性脑卒中,大面积梗死的部位是脑干,病灶面积最大的平面超过了桥脑的4/5。生命中枢出了问题,老张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四肢瘫痪、吞咽障碍、失语、二便失禁,医院告知生存希望不大。

尽管有同事私下劝说不要徒劳,但李晓亮还想试一试。

望、闻、问、切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望诊中的望神又尤为重要。

“虽然他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凶险,但他两目精彩,炯炯有神。”李晓亮从老赵的眼神里,找到了一线生机。

所谓四诊合参,色脉并举,虽两目有神,脉象不容忽略。而老张的脉象虽沉弦,但尚且有力,说明正气尚存。

李晓亮出手了。

从少取穴、浅针刺、轻手法开始,一边观察患者对针刺刺激的承受情况,以……

逐渐地,老张恢复了自主吞咽和语言交流,腰背力量明显改善。

小小银针,让老张逐渐好了起来。脑梗死、脑出血、小儿脑瘫……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根根银针在李晓亮手中,已经创造了不少类似的奇迹。

“治病必求于本,抓住主要病机,重视临床症状的缓急,标本兼治,自然能够化解病痛。”李晓亮说。

自我施针练成“绝活”

当然,同是中医,也有不同。

在老张的治疗过程中,李晓亮自创的“通督强脊”针刺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素问·骨空论》有云:“督脉者,贯脊属肾,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

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通过多年来对金针王乐亭老前辈的督脉十三针的针法及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结合督脉的现代解剖特点及脊柱生物力学原理,李晓亮摸索出了这套针法,可以治疗各种脑病、脊柱病所致的躯体瘫痪、脊柱疼痛等病症。

加减变化中,凝练着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李晓亮告诉记者,中医讲“理、法、方、药”,具体到针灸,则是“理、法、方。术”。“理”为病机,“法”为治法,“方”为取穴处方,“术”为操作手术,从对理论的传承理解到实际操作的手法,细微的差别会带来不同的疗效。

他善于总结思考,于是有了多套自创的针法;他也重实际操作,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针刺后是否产生酸、麻、重、胀或经络感传,这被叫做针感,也被称为“得气”。得气迅速,疗效较好;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

上手容易精通难。为了更好地体会针感,硕士、博士、博士后皆是针灸专业,他埋头苦练施针手法。一根银针常在指间,左手针右手、右手针左手,在一次又一次向自己施针的过程中,行针得气,逐渐炉火纯青。

一针祛病“快中医”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中医是个“慢郎中”,但是,从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的如落枕、急性腰扭伤、痛经、偏头痛等疾病,到较为棘手的中风后吞咽障碍、顽固性呃逆等,在李晓亮这里,经常都会有一次或几次针灸即治愈的案例。

李晓亮说,以吞咽障碍为例,其发生多与脑神经受到损伤有关。老师秦黎虹教授擅长用针灸治疗吞咽障碍,在老师的针法基础上,李晓亮最终只在颈部取一穴,只下一针,新发病的大多数患者10次之内就能治好,病情较重的患者也很少超过20次。

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失眠、脾胃病,李晓亮运用针灸及中药所治疾病涉及内、外、妇、儿等达种。

年10月,医院院领导的支持下,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医院中医康复团队,成立“李晓亮中医特色工作室”。

口碑相传,越来越多“棘手”的病人慕名而来。面对从外地或慕名赶来就诊却挂不到号的患者,他总是帮忙加号。

他常说,病人的病情等不起,作为一名医生,能用自己所长给病人希望,他也感觉开心。

当前,人口老龄化和心脑血管疾病、退行性疾病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康医院的优势专业,李晓亮也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三年计划”。他要和团队一起,医院的中医康复专业,希望有更多治愈,让更多患者更高质量地生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医院中医特色门诊负责人李晓亮丹心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