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早产让这个孩子的身体留下了隐患,一场发烧直接引发身体沉埋已久的问题,这个年龄不到1岁的小朋友直接确诊脑瘫。
这个残疾的孩子依然昂扬向上,即使戴着镣铐跳舞,却依然凭借着选择题的高分,破格进入兰州大学。
此后一路不断进步,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证明自己。他就是谢炎廷,与命运不断抗争的90后博士研究生。
人物故事,立志激励最为上进的责任青年。本期子牙童趣微观视角,带您走进“脑瘫学霸”谢炎廷的奋斗旅程。
早产儿
年,医院早产,只在娘胎呆了7个多月的他只有5斤2两。全家人看着这个娇弱的小孩子,几乎投尽了所有精力,小心看护。
可是不幸还是发生了,年仅11月的谢炎廷因医院,却被确诊为脑瘫。
虽然之前自家孩子确实比其他小孩翻身、起坐更加缓慢,但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竟然如此严重。
就像大家常说的那样,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期待中下凡的小天使。
居家求学
即使年幼的谢炎廷确诊如此重病,这对爱子心切的父母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孩子,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求医问药之旅。
短短几年,一家医院,甚至民间偏方也没有忽略,可惜孩子的身体并没有得到过多的改善。
好在随着谢炎廷慢慢长大,母亲发现自家儿子的智力并没有跟身体一样受到影响。一些简单的诗句和算法口诀他都学得很快。
到了六岁,大多数小朋友已经开始自己的小学生涯的时候,小小的谢炎廷刚刚在家学会走路。
看着儿子身体方面特别滞后的发育速度,本来打算给儿子送到学校学习的母亲犹豫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这对深爱儿子的父母还是决定让谢炎廷居家学习。
家里几个人的学历水平并不差,甚至爷爷也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居家学习最大的便利还是方便一家人能够及时照顾他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导致的各种不适。
从六岁开始,谢炎廷就开始了在家自学的日子。父母每个学期都会提前在书店买好对应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同时按照学校的作息计划帮他规划好每天的日程安排。
私下里一家人轮流给他当老师,全家动员起来,共同进步。
渴望参加高考
就这样,十年的时间如同流水一般平缓地向前。
虽然没有真正体验过集体生活,但是父母数十年如一日的细心照顾和亲切关怀,让谢炎廷在如此困难的外在环境中慢慢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
那么多年持之以恒的居家学习,谢炎廷虽然对自己有信心,却依然渴望能够像普通学生一样进入考场,参加高考,验证自己的能力,叩开大学的大门。
可是脑瘫造成的肌肉无力和肢体抽搐让他根本没有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高考试卷的全部答案。
无法握笔
为了满足儿子的愿望,也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谢炎廷的母亲跑遍了附近的教育部门咨询相关情况,最终决定让他以社会人士的身份参加年的高考。
因为脑瘫导致的肌无力让谢炎廷的双手根本无法握笔,只能勉强卡住中性笔,勾选出一个个选择题的答案。
因此,整场考试下来,虽然正确的答案早已了然于心,但是呈现在卷面上的分数只有选择题得到的分。
其实几个科目的选择题加起来也只有,他的数学更是拿到了满分的好成绩。只看这一部分,已经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成为兰州大学的旁听生
可是教育局的报名系统并没有智能到可以筛选各个答题区域的分数,的总分甚至都摸不到大专的录取门槛。
看着一直孤单一人在家学习的儿子,谢炎廷的母亲也明白,只有大学才能让他接触到更高层面的知识,让他真正地进入社会并融入其中。
于是,这个爱子心切的母亲带着儿子的成绩单联系上兰州大学的领导,坦白儿子的缺陷和数学方面的天赋。
幸运的是,时任兰州大学数学院院长的张和平老师,被谢炎廷的求知之心感动,破例允许他成为级的旁听生。
遇到伯乐
虽然说唯一的一点遗憾,就是没有学位证和毕业证,但是兰州大学可是当地唯一一所隶属“”“”工程的双一流高校。
谢炎廷的大学生涯就此开始,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徐守军老师。一堂专业课让老师注意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学生,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更是让徐守军刮目相看。
因此,每次看到这个行动不便的学生,他都忍不住上前帮一把。慢慢地,经常联系的师生两人就熟悉起来了。
从此以后,每当谢炎廷学业上有不懂的问题,总是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