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说,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冷叫奶奶怕你冷。前两天,陕西咸阳一个4岁萌娃,在幼儿园中午活动的时候喊热,老师就想着给孩子脱掉一两件,可当老师拉开拉链时,惊呆了……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小朋友居然足足穿了7层!一问才发现是早上出门的时候,奶奶怕他冷,就给他多穿了几件。此视频一出,引发网友的热议。
这样的事还有……
除了奶奶怕你冷,妈妈也怕你冷……
最近长沙的天气最高温也有近20℃,可帮女郎发现,这穿着羽绒服、棉服、毛衣、加绒衫的“套娃”现象还真不少。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但实际上稍一变天,不少爸妈爷爷奶奶就给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生怕他们冻着。殊不知,物极则反!
医院ICU副主任医师蔡姿丽表示,很多人觉得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平时得比大人多穿点才行,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孩子的身体都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身体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出汗太多,又不及时换衣服,孩子更容易感冒,也容易引发皮肤疾病,更严重的是引发捂热综合症。据了解,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每年秋冬都会接收不少捂热综合症的孩子。
捂热综合症,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或“婴儿闷热综合征”,也就是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的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
主要表现是,在捂热较长时间后,出现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可达41℃~43℃,全身大汗淋漓,衣被湿透,脱水,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绝吃奶。蒙被者还可出现缺氧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反应迟钝,抽搐或昏迷。如果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如果心肌受累,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损害。
严重者脑细胞缺血坏死,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害,而遗留继发性癫痫、脑性瘫痪、失明、失语、智能低下等后遗症。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18.33%。
那要如何判断孩子的冷热呢?正确的方法是从脖子往下摸小朋友的后背,如果出汗了,就说明衣服穿多了。
秋冬季节,该怎么给孩子们正确穿衣?蔡医生推荐“洋葱式穿搭法”,里面穿比较透气、吸汗的纯棉秋衣,中间穿比较保暖的卫衣或毛衣,外面穿一件外套,如果天气比较冷,可以在外套外添一件马甲或者背心。
这种“火热”的爱,请住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放眼全球,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的焦虑在世界家长群中绝对排第一位!
怀孕,焦虑,怕孩子发育不好;
出生,焦虑,怕奶粉不好;
读书,焦虑,怕上不了好学校;
就业,焦虑,怕进不了好单位;
择偶,焦虑,怕找不到好对象;
婚姻,焦虑,怕带不好下一代……
真是先子孙之忧而忧,后子孙之乐而乐。
可怕的是,这种焦虑带着爱的帽子,裹着情的衣服,实际上却是自我意识的身子。而这种自我意识,又是基于一种对安全成长环境的偏执认知(比如天气应该有多冷、路上一定会不安全等)。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都是按祖先意识在打造子孙,自主地为子孙后代做着一切决定,以至于孩子们连自己的冷暖都不能自主,更遑论其他。
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稍微释放一点自主权给孩子,至少让他们自己决定该穿几件衣服吧,不要让他们长成不知冷热的“麻木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