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596分先天性脑瘫的绍兴男孩,凭着这些
TUhjnbcbe - 2024/9/30 9:51:00

柯桥区越崎中学患有先天性脑瘫的应届毕业生李新,今年高考考了分,超出一段线1分,被温州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李新从小站不起来,不会走路,手也不大听使唤,5岁时民政部门就给他发了残疾证。作为一名残疾学生,他是怎样完成高中学业的?凭什么脱颖而出?

学校创造各种条件

同学成了他的“手脚”

李新取得的成功,不仅是学业上的奇迹,还是特殊学生跨越身体障碍、完全融入校园的奇迹。学校的关怀、同学的真情、家人的支持、李新的自强,合力创造了这个奇迹。

越崎中学负责德育工作的祝副校长对李新有深刻的印象。每逢学校集体活动,李新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却满脸阳光,乐观自信,并且积极参与,令人震撼、钦佩。

当初李新从柯桥区马鞍镇中学考进越崎中学时,针对他的情况,学校给予了生活上的一些特殊照顾。住宿上,学校专门为李新父子安排了一楼朝南的单间。总务处还对这间宿舍进行了改造,减少轮椅进出的障碍。同时,为李新爸爸安排了学校门卫的工作,让李新爸爸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有一份工资收入。

王吉伟是今年毕业的高三(5)班班主任,他对李新入学的情景记忆犹新。第一眼看到坐在轮椅上的李新时,他很为他的学习生活担心。他想,一定要尽力让班级同学帮助他。王吉伟特意安排李新单人单桌,坐在第一排正中间,课桌间的距离也留得大一点。这样李新在听课学习、轮椅进出方面,都能方便一些。

“从高一开学,班级里就安排了几个同学帮助李新,其中王锦涛和李新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每到课间,王锦涛都会主动到李新身边去,给他倒水喝、帮助他上厕所、陪他聊天等。去做实验或是去信息教室,也是王锦涛推着李新去,并和李新搭组完成。李新行动不便,王景涛肯定需要多付出一些。”王吉伟说起李新和王锦涛,感到十分骄傲。这两个孩子身上,有太多让他难忘的故事。

王锦涛主动当起了李新的“手脚”。学校的运动会、成人仪式、春游、毕业典礼等这些集体活动,在王锦涛的帮助下,李新都不曾落下。这3年里,李新更是和同学打成了一片,融入了集体生活。有李新在场的成人仪式及春游等活动的班级集体照、抓拍照,李新和同学们笑得一样灿烂、自然、青春。

写不快就训练思考速度

同学排队向他请教题目

“我数学成绩不太好,高考前,我的座位调到李新旁边。他不仅给我讲解数学题,还给我讲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李新的同学陈烨楠说,冲刺高考备考那段时间,因为李新的帮助,她的数学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后考上了心仪的杭州师范大学,这其中就有李新的一份功劳。

“高考前是大家争分夺秒学习最紧张的时候,只要有同学来请教,李新都尽其所能帮助同学。”王吉伟告诉记者,同学排队向李新请教数学题,是3年来经常会看到的课间一景,不仅如此,经常有希望学习成绩进步的同学悄悄找老师请求:“能不能把我座位换到李新旁边?”

在生活上,大家自然而然地帮助李新;李新也一直像个小老师一样,在学习上无私帮助同学。王吉伟说,3年下来,整个班级没有和李新关系不好的同学。他知道,同学们并不是因为同情李新才和他关系融洽,是真的喜欢李新。

李新勤奋好学,成绩特别优秀,性格阳光积极。在书写上,因为李新的手不好控制,字写不好也写不快,他就暗暗训练思考速度,这样就可以多点时间书写。同时,李新非常善于触类旁通地总结解题方法,思考训练越多思维就越快,解题所用的时间就越节省。

同学情深:

我陪你去温州读大学

3年高中,王锦涛与李新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家长和老师都说他们比亲兄弟还亲。每逢暑假,王锦涛与李新这两个孩子还会互相串门,到对方家里去住一段时间。

王锦涛放弃了去外省读大学的理想,选择了温州医科大学,就是为了继续陪伴李新。“我和李新特别投缘,我们打一样的游戏;讨论学习问题,思维上同样转得快;讨论人生的时候,看法也接近。”在王锦涛眼里,李新和自己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人多的时候,都会有点腼腆。“两所大学隔得很近,我们会继续是好兄弟。”

王吉伟说,在学习上、思考能力上,李新都是佼佼者。李新积极的学习态度,带动了班级勤学好问的学风。高一的时候,他们的班号是(15)班,高二选科分班,班号改成了(5)班,一部分学生去了别的班级,但李新和王景涛一直在这个班里。李新的乐观、自强、勤奋,以及王锦涛和李新之间无私互助的友谊,一直影响着全班同学。王吉伟感叹,这个班级是自己历年带过的班级中凝聚力最强的一个班,大家建立起了难忘的师生情、同学情。

这个家庭:

散发着爱和乐观的力量

李新和李新家人,经历了不少坎坷。

年,李新的出生一度给家人带来了快乐。但年,李新被查出患有脑瘫,经过治疗依然无法正常行动。年,不幸再次来袭,李新妈妈患了脑瘤,通过手术切除了双眼视神经及单耳听神经,也成了残疾人。“万幸,我老婆命保住了,还是一个完整的家。”李新爸爸说,年,残联给母子两人都发了残疾证。

李新8岁进小学,从那以后,李新爸爸无法正常工作,要经常进入班级“陪读”,照顾李新。好在12年来,李新就读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都敞开胸怀接纳李新父子,李新一直是受同学欢迎的班级一员。12年求学路,李新是快乐的,李新爸爸是欣慰的。

家庭的不幸,没有让李新爸爸唉声叹气,这个豁达、乐观的男人始终没有失去笑容。“感恩”两个字,他经常挂在嘴边,李爸爸说,他要感恩的人太多。

其实,大家又何尝不感谢李新和李新一家人呢?

“一个人该有多坚韧,才能忍受这苦难的命运!在他们母子身上,我看到了疾病的残酷与沉重;同样也是在他们父子身上,我感受到了爱与乐观的力量。父亲背着儿子深一脚浅一脚行走的画面,每每刺痛我的双眼,也是父亲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问候,每每令我愧怍。我无意歌颂苦难,面对他们,唯有深深的敬意和祝福!”越崎中学语文老师凌青,用文字记录下了对李新一家的敬意。

今天一早,李新父子俩就要动身去温州了。李新的理想是做一名计算机程序员,温州大学同意李新爸爸入校陪读,并会在生活上给予照顾。我们祝愿,李新能顺利实现他的理想,也祝愿这个家庭越来越幸福。

视听君编辑整理

部分来源:绍兴新闻频道

转载请注明完整来源

对于这事儿你怎么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596分先天性脑瘫的绍兴男孩,凭着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