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最大的愿望都是希望自己的宝宝可以健健康康地长大,尤其是新晋父母,面对自己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更是会照顾得细致入微,生怕宝宝受伤。
但是尽管如此,在育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还会因为无知而犯下不少错误,有的可能无关痛痒,而有的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宝爸无知抠宝宝乳痂,差点儿酿成大祸
昨天晚上一个宝妈和我聊天,狠狠的吐槽了她丈夫一把,起初我以为又是诈尸式育儿的例子,聊到后面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相比诈尸式育儿,无知的育儿方式更让人恐怖。
宝妈说她丈夫在月子期间很会照顾人,每天早早下班后就让老人歇着了,自己开始伺候月子,给孩子换尿布,做饭、带娃、做家务一样不落。
这本是让人开心的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宝爸在带娃的过程中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有时候明明做得不对,宝妈跟他说他还不在乎,比如抱孩子的方式,哄孩子睡觉等等。
最让宝妈受不了的是,丈夫没事就喜欢抠儿子头上的乳痂,宝妈说了他几次,略有收敛,但在带娃的过程中还是会不经意的伸手去抠。直到前几天,差点儿酿成大祸。
那天晚上孩子又被宝爸抠了乳痂,这次可能抠的有些狠了,孩子哇哇哭,宝妈狠狠说了丈夫几句,就去哄孩子了。结果第二天一早,孩子醒了之后又开始哭闹,甚至还有些发烧。
这让夫妻俩十分紧张,医院。一番检查之后确诊了,孩子大脑被细菌感染了,索性送医及时,目前已经脱离风险了。不然可能会有脑瘫的风险。
事后,医生狠狠地批评了夫妻俩一顿,囟门的乳痂都被抠成这样了,真是一点儿常识都没有,以后可再不能这么干了。
为啥“囟门”碰不得?
医生还和小两口分享了一些育儿常识,宝宝头部这个位置叫做“囟门”,是位于枕骨、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软软区域。随着孩子长大,囟门是会闭合的,而新生宝宝的囟门是没闭合的。
囟门处全靠着头部薄薄的皮肤保护着,而婴儿头皮上看似“脏脏”的乳痂,正是起到保护囟门处皮肤的作用。随着宝宝的逐渐成长,加上平时的洗澡洗头,乳痂会自然地慢慢脱落。
但家长一定不要强行去抠下乳痂,因为这也有可能会对囟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大脑内部的脑组织,严重的可能会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比如脑瘫。
宝宝的囟门什么时候才会闭合?
宝宝不止一个囟门,而是有两个,分为前囟门和后囟门,一般来说比较危险的都是前囟门,就是脑门上一跳一跳,摸起来软乎乎的部位。
后囟门在后脑勺部位,一般来说出生后就很小了,甚至趋于闭合了,而前囟则不同,大约在孩子一岁到一岁半的时候才会逐渐闭合。
平时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宝宝的囟门?
1)留一部分头发保护囟门
在孩子2岁以前,是不建议给孩子剃成光头的,尤其是前囟门的部位,更应该适当的留一些头发,以便起到保护囟门的作用。但要注意保持头部卫生,防止滋生细菌。
2)洗头也有讲究
即便为了保护囟门,家长们也不应该“因噎废食”而不给孩子洗头,每次洗澡的时候都可以给孩子顺带洗头,但要注意洗头的方式。
在洗头之前,可以用润肤露或者婴儿沐浴乳先涂抹在宝宝头部的乳痂上,然后轻轻地揉搓按摩,之后用温度适宜的清水轻轻按摩冲洗即可,不要用手指抓宝宝的头皮,更不要使用梳子。
冲洗干净,用毛巾轻轻擦干即可。
新手宝妈们每天都会面临很多的育儿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宝妈们可以多向身边的过来人咨询咨询,最怕的就是“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到头来很容易伤害孩子。
关于保护宝宝囟门,你还有什么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