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的基础,表现形式有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肌张力的变化可反映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和损伤程度。脑瘫患儿均存在肌张力的异常。
1静止性肌张力评定
静止性肌张力
是指肌肉处于安静状态的肌张力评定。
检査时患儿保持安静、不活动、精神不紧张,临床多取仰卧位。
检査包括肌肉形态、肌肉硬度、肢体运动幅度的改变以及关节伸展度。
①通过观察可以判定肌肉形态;
②通过触诊可以了解肌肉硬度;
③用手固定肢体的近位端关节,被动摆动远位端关节,观察摆动幅度大小,判定肌张力状况;
④关节伸展度的检査可通过以下检査和测量进行判断:头部侧向转动试验;头背屈角;臂弹回试验;围巾征;手掌屈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跟耳试验;内收肌角等。
2姿势性肌张力的评定
姿势性肌张力是在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时,姿势变化产生的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在姿势变化时出现,安静时消失。
可以利用四肢的各种姿势变化,观察四肢肌张力的变化。
利用各种平衡反应观察躯干肌张力,也可转动小儿头部,发生姿势改变时观察肌张力的变化。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姿势变化时肌张力变化明显。
3运动性肌张力评定
运动性肌张力评定多在身体运动时,观察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肌张力变化。利用主动或被动伸展四肢时,检查肌张力的变化。
①锥体系损伤时,被动运动各关节,开始抵抗增强然后突然减弱,称为折刀现象;
②锥体外系损伤时,被动运动时抵抗始终增强且均一,称为铅管样或齿轮样运动;
③锥体系损伤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地分布于上肢,以屈肌及旋前肌明显,下肢多以伸肌明显;
④锥体外系损伤时,除上述表现外,可有活动时肌张力的突然增高。
4.异常肌张力的几种主要表现
(1)肌张力低下
蛙位姿势,W字姿势,对折姿势,倒U字姿势,外翻或内翻扁平足,站立时腰椎前弯,骨盆固定差而走路左右摇摆似鸭步,翼状肩,膝反张等。
(2)肌张力增高
头背屈,角弓反张,下肢交叉,尖足,特殊的坐位姿势,非对称性姿势等。
对肌张力增髙目前较为通用的评定标准多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或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两者都将肌张力分为0?4级,改良Ashworth量表较Ashworth量表分得更细。
参考:《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
往期精彩回顾
脑卒中康复理论与实践培训班-成都站
脑瘫后足外翻的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偏瘫的康复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问题汇总
招聘|与我们一起筑梦起航—百年康复呼唤同行合伙人
颈椎病前兆的几大信号,你应该知道!(附治疗方法)
欢迎加入康复医学交流群
众多康复同仁、大牛与你一起
探讨病例、分享资源!
入群方法:添加下方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