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哪吒聊文史原创的第篇历史小说。
说康熙平三藩时,立下大功的抚远大将军周培公曾画了一张满清最全、最细的地图,引得年老的孝庄非要让孙儿康熙替她遍览祖国大好河山。
其实,在三藩还没平定前,康熙就私服去了山西,都说那山陕总督莫洛跟吴三桂颉颃一气,他倒要去看看,这个正牌的满洲正红旗人是怎么跟一个汉族藩王勾结在一起的!
看那莫洛在圣驾离山西还有百里之遥就为康熙建好了行营时,康熙的气不打一处来,说朕想到山西来踩踩这大清的黄土都不行,你看这地毯都铺了几十里,这跟朕在宫里有什么区别?朕的脚上想要沾点泥就这么难么?再说了,这得需要莫洛搜刮多少民脂民膏才能铺出这么贵气的路?
康熙一生气,就把莫洛叫来好一顿训斥,说你哪来的这么多钱,穷讲究什么?
莫洛吓得唯唯诺诺,心想真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很是不痛快。看康熙横竖看自己不顺眼,就让那山西知府周云龙跟自己一起招待康熙,却没想,平日里办事情滴水不漏的周云龙,却陷入一场杀身之祸!
1.巧舌如簧的周云龙
周云龙比莫洛奸诈得太多,他故意穿上连平民百姓都不如的旧衣服,康熙赏各位官员喝粥,他把自己的碗舔得干干净净。
康熙一看,心想这周云龙一定是一个廉洁的好官,就说朕听说你是吴三桂的旧部,在这山西当了知府后,廉政爱民,做了不少好事。可话锋一转,康熙又说道:虽然山西一直挺穷的,但是当了三年的大官,也能腰缠万贯甚至是十万贯。有了钱一切都好办了,比如你们可以去京城跑官买官,就可以离开这个穷地方,去往京城做官了!周云龙啊,你怎么还一直待在山西呢?
周云龙脸上的汗水滚滚而下,说皇帝啊,您说笑了,微臣万万不敢跑官买官,辜负皇上您和大清子民啊,皇上您一向以道治天下,可一直是微臣的榜样啊!
康熙看周云龙紧张的样子,就想故意逗逗他,说你没给纳兰明珠两红包吗?也没有给索额图两红包?
周云龙吓得两股战战,说微臣老老实实做官,万万不敢,万万不敢!
康熙不想继续逗他了,就说,好啦好啦,何必这么认真,朕只是跟你开个玩笑,朕听说你不仅勤政爱民,还对夫人特别好,可有此事?
还没等周云龙说话,康熙说道:听说你虽然官至知府,但竟然没有纳妾,而且你的夫人身体有残疾,是个瘫痪的女人!你这夫人身残志坚,每天手工做鞋子给知府穿,还给家里的家丁穿,你们真是一对好夫妻啊!传旨下去,朕要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而且朕还要给她题个大匾,朕要让她成为全天下女人的榜样!
一听此话,周云龙跪在地上,把头磕得砰砰直响,他知道,自己埋藏得很深,现在终于等到平步青云的时候了,连自己的糟老婆子都跟着沾光了!
可康熙不会被表面的现象蒙蔽住双眼的,他一边准备提拔这个山西知府,一边让手下人微服出去,好好探探这个人的底。
可最终的结果令康熙大发雷霆。
原来这周云龙根本不是什么好官,他信誓旦旦说的一定要跟吴三桂划清界限的话都是骗人的。
山西这么个地方,三府十七县,就没有一个犄角旮旯没被周云龙搜刮过,上面是有勤政爱民,减轻苛捐杂税的圣旨,但是再英明的圣旨也不如当地的王命更管用。俗话说得好,圣旨不能抵王命!
这周云龙不仅贪婪成性,用尽各种手段欺压百姓,甚至还暗通吴三桂,把老百姓用来拉货,做小生意的马匹都给弄到西南当战马去了。
但那莫洛不是贵为山西总督么?周云龙坏成这个样子,难道他就不管一管吗?原来,莫洛早就被周云龙喂饱了,早就跟周云龙颉颃一气了!这莫洛也是暗通吴三桂的主!看着他为皇上铺上近百里的红地毯,挺忠心吧,其实是彻彻底底的贪官一枚。
他跟周云龙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周云龙是汉人,莫洛是根正苗红的满人。
康熙忍不住感叹:朕这次来山西真是开了眼了,真是大伪似真,大奸似忠啊!
2.杀鸡骇猴
那么,康熙是不是要把莫洛和周云龙一块咔嚓了呢?当然不,周云龙必死无疑了,但莫洛不行,因为什么?因为他是满洲正红旗,必须得给他将功补过的机会。
所以,康熙下旨秘密处理掉周云龙,但留下莫洛。
那周云龙临死前一无所知,还在嚣张和飞扬跋扈着。
康熙对魏东亭说,你去最后看一眼他,看看他是不是思悔改?朕这刚给他报功,眨眼又杀他,让朕有朝令夕改之嫌疑,你看看具体情形再定夺吧。
魏东亭表示很难办:那杀还是不杀呢?
康熙略一迟疑:如果证据确凿,就地处置吧,事后朕再赐他死后哀荣!
结果那周云龙面对魏东亭的质问,根本不当回事,还辱骂魏东亭是哪里来的不知死活的小儿?
魏东亭让人把周云龙拿下,怒斥他的各项罪名:私征军马,抗拒朝廷,收受贿赂,强抢民财,欺君罔上,欺世盗名……
魏东亭的语文学得比较好,骂周云龙的话全是一个接一个的成语!
这还不算,魏骂完了周云龙还依旨把周云龙咔嚓了!
莫洛见不到周云龙好生奇怪,结果康熙轻描淡写地对他说周云龙死了,是暴病,来不及救了!
莫洛很聪明,当然知道周云龙不是得病死的,是丑事败露死的,当然,自己也脱不开干系!心里忍不住惴惴:这还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康熙刚威严地叫了他一声莫洛,他就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臣冒死禀告,臣上了这周云龙的当了,臣错看他了,皇上赐我死罪吧!
康熙笑了:朕说你什么了吗?不就死了一个周云龙吗?你看你吓的!对了,周云龙的事翻篇了,你就跟朕说一句老实话,你到底收了吴三桂多少银子?那周云龙得了吴三桂不少好处,我就不信他没有分你点儿!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莫洛岂敢再隐瞒,如实相告说他每年得吴三桂的银子十余万两!
康熙沉默了好半天才说:你说说你,你让朕怎么说你才好,先帝爷在的时候,你挺忠心的啊,也没听说你捅出什么娄子啊!
那莫洛吓得跪着都跪不稳了:皇上,您不会杀了微臣吧?
那时,康熙一般情况下不杀满人,所以就很无奈地说:这样吧,你先不必死了,但你得顶替周云龙做个知府,朕给你一年的时间反省自察,戴罪立功,如果治理山西你没有什么成绩,到那个时候,你再死不迟!对了,想要忠于朕是吧,那首先就得跟吴三桂划清界限,懂么?
就这样,周云龙的死间接地让这个曾经的山陕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莫洛成了一个忠臣!
3.群雄逐鹿
说那吴三桂明明是反心,但却故意自请撤藩!而一心追随吴三桂的各路英雄好汉也都通过各种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想跟吴三桂划清界限的,无论曾经收了他多少银子,也坚决地站在了康熙这一边,想唯吴三桂马首是瞻的,也因为康熙绝不心慈手软而有所忌惮!
那莫洛被康熙“吓唬”了一下,坚决跟吴三桂划清了界限,作为伊尔根觉罗氏的后人,正牌的满洲正红旗人,他再也不想辜负康熙了。
但有一人,却偏偏与莫洛大为不同。
这个人就是被人称之为“活吕布”的平凉提督王辅臣,他跟吴三桂的交情比莫洛跟吴三桂的交情要深太多。在康熙平三藩的过程中,哪怕康熙许给他大官,甚至把顺治爷传下来的豹尾枪都送给了他一把,但他还是从心理上偏向于吴三桂那一方,甚至不惜跟吴三桂南北呼应,公然与康熙为敌。
再说,那王辅臣素来与莫洛不和,莫洛任山西总督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候补总督,莫洛被康熙降职之后,莫洛的官位才轮得上王辅臣做一做。他虽然也担心康熙这一方胜了,自己的脑袋保不住,但他也常常念及跟吴三桂一起共事的日子,吴三桂这个人的侠骨和大气还是深深打动王辅臣的,跟随吴三桂攻入缅甸,生擒朱由榔的那段时光是令王辅臣永生难忘的。
何况吴三桂对王辅臣出手非常大方,动不动几十万两白银,远比康熙那空头官位来得实惠!
所以,从立场上来说,莫洛坚决支持康熙撤藩,他乐意为了康熙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王辅臣状如墙头草,康熙胜利跟康熙,吴三桂胜利跟吴三桂。
所以一旦王辅臣和莫洛产生交集,那必须是一场恶战!
史料中记载,在多数人忌惮吴三桂的时候,只有莫洛和纳兰明珠坚决支持康熙打吴三桂!这让王辅臣早就下定决心,除非没有任何交集,一旦有了交集,就一定要给莫洛一个好看!
后来,莫洛被康熙派四川,而此时的王辅臣心怀异志,让他跟着莫洛打吴三桂,他死也不答应,还种种借口,不是说骑兵少,就是说马太瘦。莫洛斥王辅臣哪来的这么多毛病,还不是不想打?王辅臣因而心生怨恨!
年,王辅臣突袭莫洛军营,一箭射穿了莫洛的喉咙!这个正牌的满洲正红旗人士自此香消玉殒!
不过,莫洛最终留下的口碑不错,只因为他最后的立场是正确的,那就是坚决支持康熙撤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