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如果你不幸罹患一种终生要靠呼吸机生存的重病,无法治愈,你会选择如何度过余生?
《一呼一吸》是一部年上映的爱情电影。故事根据电影制作人乔纳森父母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主要讲述了正值青年的罗宾在28岁那年,患上小儿麻痹症,丧失全部行动力,连呼吸都要依靠机器维系,医生预言他只能活三个月。
在这样绝望的情境之下,罗宾的妻子戴安娜没有放弃希望。她将丈夫接回家精心照料,在身体和精神上给予罗宾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和动力。出乎意料,罗宾多活了36年,成为医学奇迹。《一呼一吸》虽以悲凉为底色,却拍出了一部乐观向上的电影。
罗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戴安娜不离不弃的真情令人动容。“真实故事改编”,这六个字更是加重了电影的意义。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在这样的定义中,罗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他不仅拯救了自己,也影响了家人、朋友,甚至后来,他拯救了跟他一样本无希望的患者。
从医院到自己的家,从室内到野外,从庭院到全世界,这位只能靠呼吸机生存的男人,从生病后经历了自我改变、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全,最终成为医学奇迹。他的故事能给我们许多启发。
01、自我改变:身体虽然瘫痪,但是心智不会瘫痪
影片的开头仅用了十分钟,就讲完了罗宾和戴安娜从初识、相恋到结婚怀孕的人生前半段。某天夜里,罗宾突然全身无力、呼吸不畅,医院。
第二天身怀六甲的戴安娜看到罗宾时,这个曾经阳光灿烂的大男孩已经插上了呼吸机。病房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呼吸机的声音。
从电影的前十分钟,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罗宾的为人。他不畏难。尽管好友提醒他,戴安娜是个“感情杀手”,不容易追到手。他仍能够以绝佳的球技吸引美人的注意。后来两人坠入情网,跳舞、约会,感情越来越好。
他不认命。在瘫痪初期,医院开导他。教父说:“无论发生什么,都是命运的安排。上帝爱开玩笑。”罗宾让教父靠近一点,往他脸上吐了一口沫。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罗宾是个不会向命运低头的人。尽管有过轻生的念头,在戴安娜的劝解下,他选择活下去。他为戴安娜而活,也为儿子乔纳森而活。
他很坚强,开始学习吞咽。学会了吞咽,也就能正常开口讲话了。
他跟戴安娜说,他不要苟活,要真正的生活。医院的想法。院长不同意,医院活不过两周。罗宾和戴安娜没有服从,他医院,奔向自由。
回到新家的罗宾,脸上的笑容逐渐多了。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他标志性的大笑,很有感染力。回到家,罗宾仍然没有放弃“折腾”。虽然身体瘫痪,但是心灵和脑子没有瘫痪。
病床上的罗宾,想出了许多绝妙的点子:
他在头边装一个铃铛,有需要帮忙时就歪脑袋撞一下,这样家人就能听到他的呼喊;他在床边安装一个架子,用夹子夹住报纸,这样可以阅读报纸;看到小儿子推宝宝车,他灵机一动,让好友创造出能内置呼吸机的轮椅……内置呼吸机的轮椅中装有能维持三小时的电池,这意味着罗宾可以“走”出家门了。妻子戴安娜和儿子乔纳森时常推着他外出散步,好友也会在他们屋前聚会。大家都喜欢跟罗宾说话,他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有一天戴安娜和儿子在看相册,儿子看到非洲的大象,问罗宾: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非洲?明知这是一次冒险,他们依然选择出发。他们改装了一辆小车,罗宾的轮椅可以固定在副驾驶位,能看到路边的风景。后来,他们又去了西班牙。
就如小车的车轮是为了前进,人活着,也要不断前行。罗宾一直很努力生活,谁也不曾料到,有一天他的世界会骤然崩塌。但经历过绝望,他触底反击,既要活着,就不能赖活。
凭借着乐观和坚强的性格,以及家人无私的陪伴和奉献,轮椅上的罗宾完成了生病后的自我改变。
02、自我实现:从实现自我需求,到社会贡献,罗宾影响他人,改变医学
有了轮椅后,医院去探望病友。仍然只能躺在床上的病友,看到“活动自如”的罗宾都很是诧异,也为他高兴。院长称这是不现实的希望,不该拿病人的生命当儿戏。院长一医院能过得好,即使罗宾依然活着出现在他面前。
在西班牙时,罗宾意识到,他能帮助更多人。生病十一年后,他去见一名残疾研究基金会的主任艾特肯医生。艾特肯医生惊讶于罗宾的轮椅,并有意订购一批同样的轮椅。
第一批轮椅,医院的病友。罗宾凭自己的热心和行动,帮助他们逃离原本只能躺在病床上的余生。当听到全球有上万人跟自己一样患病时,罗宾想向他们证明,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爱肯特医生带罗宾去参观一家严重伤残人士的高级疗养院。医院里,所有病人被固定在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里,只露出可以活动的脑袋。医院干净无瑕,冷冷清清。虽然接受了最先进的照顾,但他们肯定活得不如罗宾。
在爱肯特医生的协助下,罗宾和戴安娜进入在德国召开的一场关于严重伤残病人的欧洲大会。罗宾可以说是“闯”入了会场。在这一场研讨如何管理伤残病人的大会中,居然没有一个残疾人。
罗宾的出现,让医生们大吃一惊。他的一席话,更是改变了医生们对严重伤残病患的看法。
医院,由国家掌管监狱的部门管辖。在他看来,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就如被关在监狱里的囚犯,不见天日。
罗宾深知身体已不健全,行动不便,但他仍希望被当作健康社会的一份子,这些病人们也同样可以生活在健康社会,见日光吹暖风,有家人陪伴在侧,与朋友开心地交谈。
医院牢笼后的每一天,罗宾都承受着可能会死去的风险。但他不怕。因为他不想苟延残喘地活着,他要堂堂正正地活,像个自由的人一样地活。他实现了。他也想要帮助其他像他一样的病患,实现堂堂正正活着的愿望。
医生们有照顾病患、维持他们健康的义务,但他们也有能力还他们自由。电影里,罗宾的这一番精彩讲述,赢得了在场所有专家和医生们的掌声。
在真实故事中,罗宾和朋友特迪教授设计的轮椅,改变了数千名严重残疾病人的生活。
03、自我成全:体验过精彩的一生,无可后悔的罗宾,决定告别
生病三十多年后,因为长久戴着呼吸机,罗宾的肺部极易受到感染,经常会突然大出血,而且情况只会愈演愈烈,严重到他有可能溺死在自己的血泊中。
这无疑会增加罗宾活着的难度。他向妻子和儿子宣告自己决定告别了:“我准许自己离开了。”
罗宾安排了告别派对,朋友们都舍不得他,但依然一一跟他说再见。派对氛围很欢乐,罗宾带着大家的祝福走的。为了不连累妻子和孩子,他拜托医生协助他,并且支开妻子和儿子,不让他们受到怀疑。
回顾罗宾生病后的人生,他先是为了妻子和儿子而活,他见证儿子长大成人。他坚强地与生活斗争,感染了周围的人,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他到哪都会有人围着他。
朋友跟他说:“你改变了我。每次从你这里回去,我都变得更坚强。不是因为你比我更惨,仅仅是因为你,你改变了命运。”他拯救了自己,给朋友们力量,又把希望传递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像他一样的病患。
他体验过无与伦比的人生,也实现了人生价值。最后,他选择成全自己,体面地与世界告别。从死到生,从生再到死,罗宾这一生,活得有意义,死得其所。他与戴安娜,参透了爱情的真谛,也参透了生命的意义。
生活的意外总是来得出其不意,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面临什么。但无论境况好坏,但愿我们都能像罗宾这样,堂堂正正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