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认识OT [复制链接]

1#

认识OT

经常听家长跟患儿说,去上OT课,玩玩具咯。那么OT是什么,就只是单纯的玩玩具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什么是OT。

OT,全称为作业治疗(OccupationalTherapy)。是康复治疗师通过协助患儿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例如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文娱活动等,促进儿童手部精细运动、感知觉的发展,帮助儿童掌握日常生活技能,提高认知、学习和社会生活能力。

OT可以帮助儿童

获得哪些能力呢?

一|促进上肢功能的发育

上肢的功能发育及随意运动能力,是生活自理、学习以及工作关键。各类障碍的儿童有手部功能上的困难,如不能抓握,捏取,手指分离,手眼协调差等,OT训练通过应用各种玩具,比如使用穿珠、拔插木棒等方法,训练孩子的上肢粗大运动功能和手部精细运动功能。

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指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进食,更衣,洗漱,书写,游戏等,完成自理活动,与家庭和社会环境接触并且产生互动的能力。有功能障碍的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到影响,进行OT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

模拟日常

三|促进认知功能的发育

认知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认知障碍严重影响儿童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恢复,进行OT治疗,可以促进浅感觉和深感觉的发育,改善儿童对身体部位和形象的认识,提高感知觉及认知功能。

四|促进情绪稳定和提高社会适应性

由于身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儿童的行动范围受限,与同龄儿童接触、游戏的机会少。多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常不稳定。适应社会的能力相对较差,通过游戏,集体活动等OT训练,来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和情绪的稳定。

社会性

总结

总的来说OT师是儿童生活技能的训练者,生活空间的构建者和生活方式的设计者。把治疗、教育、游戏融为一体,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过程中锻炼生活技能。

供稿:郭惠明

编辑:陈德佳

审核:洪文彬

医院儿童康复治疗部负责人,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常委,厦门市康复医学会言语-语言康复分会常委兼秘书,厦门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分会常委,医院协会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近20年。

福建省医学会康复医学分会会员、厦门市康复医学会会员、医院儿童康复治疗部负责人,从事康复治疗工作20年。

擅长:AMCT美式整脊,儿童脑性瘫痪、发育迟缓、自闭症、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小儿肌性斜颈、马蹄内翻足、青少年脊柱侧弯、体态等评估及康复治疗。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委员。从事儿童康复工作十余年,在儿童脑瘫、发育迟缓等疾病的运动、作业、言语、感觉统合等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主治医生,康复主管治疗师

厦门市康复医学会会员、厦门市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委员、厦门市康复医学会教育专委会委员。

从事儿童康复治疗10余年,善于小儿脑性瘫痪综合征、脑损伤后遗症、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的推拿针灸治疗;善于颈肩腰腿痛的针灸治疗等。

主治医师,主管治疗师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育儿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学习从事儿童传统康复治疗工作10年。

擅长小儿发育迟缓,小儿脑瘫、臂丛神经损伤等周围神经疾病、小儿斜颈等疾病的康复治疗。

儿童康复部治疗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