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瘫儿步态练习脑瘫儿怎么样提高行走能力行 [复制链接]

1#

 正常发育的孩子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家长格外记忆深刻,殊不知对于脑瘫孩子来说,家长对他们正常的第一步有多大的期待。脑瘫发作之后,孩子需要不断的接受康复训练,在所有的康复训练当中又数行走训练意义重大,但是脑瘫康复行走训练是什么内容呢?为了使脑瘫患者父母正确护理孩子,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由康复师或家长辅助患儿,让其先学会在旁人帮助下实现行走,具体可分三步来进行,即扶髋行走、双手拉走及单手拉走。在进行扶髋行走训练时,脑瘫患儿往往会出现小腹向前突出的现象,这是由于其腰部肌力较差而出现一种腰背肌代偿,所以在训练时康复师或家长要注意提示患儿收腹,腰部用力。

二、在进行双手拉走训练时,要注意患儿往往由于双上肢肩部控制能力差或是不正常用力这个现象,康复师或家长要注意扶助患儿两肩来保护躯干的直立位,提示其提髋屈膝迈出,迈步轻松后,再拉着患儿双肘关节处行走,最后再抓住患儿腕部或手行走。

 三、当患儿成功完成以上康复训练步骤时,我们就可以着手让其尝试单独行走了。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已真实具备行走能力:即维持立位姿势的能力,维持立位平衡的能力,重心移动的能力,整个身体的抗重力屈伸活动能力,体轴性的旋转能力等,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步态练习是重要的训练内容,许多脑瘫小儿多因异常走步模式固定而难以矫正。故当患儿开始学步时,就要按正常的走路模式进行训练,在患儿仰卧位和坐位时,治疗师训练小儿的下肢控制能力。对痉挛型患儿进行屈,伸髋关节;屈曲膝关节;背屈踝关节的练习。

 1、患儿仰卧在床上。治疗师帮患儿屈曲下肢,足底平放床上并使足稍外旋、外翻,然后将腿放回原处。让患儿自己学会慢慢屈曲和伸展下肢,使小儿学会控制髋,膝关节轻微屈曲状态的位置上保持患腿不倒向床面。下肢屈伸动作可两腿同向进行、文替进行或交互伸屈活动。


  2、在仰卧位时屈曲患腿,治疗师使其在充分屈髋,屈膝情况下进行膝关节交替伸屈活动。


  3、令小儿坐在椅于上,两足平放带轮平板上,练习两腿同时向前、后方向滑动,然后使一脚踩在地上,固定不动,另脚仍平放板上,继续使带轮板向前后作小幅度滑动,两侧交替练习。此外,可令患儿坐在椅子上,两足平踩地上,使两足向前后交互平移滑。


  在进行上述动作时,治疗师手法要轻柔,缓慢,始终保持踝背屈或伴足稍外旋,外翻,并使患儿思想放松,不可用力,防止下肢出现联合反应和强化伸肌痉挛。


  4、让小儿坐在床边进行两腿摆动练习,先练两膝同向屈伸摆动。后练交互屈伸摆动。


  对股四头肌肌力减退而致步态拖拽者,可鼓励其反复练习跨越地上放置的障碍物。练习上下楼梯。手足徐动型患儿的步幅常较紊乱,治疗师可先在地上画些等距离的脚印或划线(按患儿步幅),教患儿走步时将脚踩在划线或足印上。


  若小儿行走时双手不能交替协调摆动,可让患儿原地双臂摆动。先学习站立位双手臂向前后摆动。后学习原地踏步并作双臂前后同向摆动以及左右臂向前后交互摆动,后者就像踏步操练模样。

温馨提示:每个孩子症状不同训练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要找适合孩子的训练方法不可盲目训练加入我们康复训练课堂免费学习家庭训练

本文整理来源于网络

欢迎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