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一句很多家长都知道的顺口溜,描述的是儿童运动的发育过程时间节点。
其中“二抬”是指宝宝出生后2个月一般会开始抬头,这是宝宝的第一个大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
抬头动作的发育使后续的运动发育成为可能,宝宝如果不会抬头,以后的翻身、坐、爬、站和走动作都很难出现。另外,良好的抬头发育也是身体建立内外及前后左右力线的基础,是以后优美形体形成的保障。
1月中旬,医院儿科接诊了一名宝宝,小可(化名),女,1岁6个月,家属来院反映宝宝抬头迟钝,且控头力较弱,坚持的时间也很短。
经儿科副主任医师邹旭凤检查,发现小可不仅抬头情况不好,而且还不会翻身、不会爬、不会站,发育和年龄非常不匹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最后确诊其为脑瘫(智力正常)。建议其尽早做康复训练,康复越早恢复的几率就越高。家长知晓情况后,随后采纳了医护人员的建议。
针对小可的身体发育情况,医护人员利用“肌筋膜经线”的原理为小可制定康复计划:
1.前深线的训练(维持人体的核心经线):双手支撑,此动作主要是训练孩子的控头能力和双手支撑能力。
2.前后表线的训练(后表线是维持人体直立的伸展,与前表线保持平衡,提供张力性支撑):手足口眼协调训练,主要是训练孩子四肢的屈肌和伸肌,同时也训练了孩子腰部力量,提高其翻身能力。
3.左右体侧线的训练(维持身体左右平衡,防止肢体活动时身体扭曲变形):左侧单手支撑和右侧单手支撑,此动作是在双手支撑后的一个加强动作,主要是对控头和手支撑的一个加强,同时也是训练孩子翻身的能力。
4.利用前深线进行坐位训练:此动作主要是训练孩子的核心肌力,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坐位能力。
通过以上手法连续为宝宝进行了14天的训练后,现宝宝控头能力明显比之前好转,腰部力量也得到了提升,对宝宝脑瘫症状有较大改善,对下一步的健康发育有较好促进作用。
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对待与医护人员认真工作结合。后期,医护人员会和家长密切沟通配合,根据宝宝的变化逐渐改变康复方案,为宝宝的健康尽我们最大的力量。
医生提醒:
若发现宝宝发育情况异常,家长应尽早送医,让宝宝尽早接受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脑瘫是可逆转的,早期(6个月前)发现,尤其极早期(3个月)被诊断尤为重要,能在1岁以内康复大部分孩子康复时间短,效果好,花钱少,预后好,如果不被重视,错过了1岁以内*金康复期,尤其有一些孩子好几岁了才来,效果差,很多孩子康复效果不好,很难纠正到正常状态,很多还会伴随着智力发育落后,所以,临床早期诊断纠正非常重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
来源:儿科作者:陈献编审:贾正鹏总编:刘祥万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