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蒙城乍暖还寒。阴凉的室内,母女俩都穿着厚厚的毛衣,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这样的日子,她们已走过28个春秋。进入她们的家,印入眼帘是一栋不太起眼的小房子,可是非常整洁,让人看了耳目一新,感叹在尘土飞扬的地方到处却见不到一点灰尘,看得出家里一定有一双勤劳的手。由于房子朝向偏于厢房,窗外的阳光也已经无法照射进来。窗台上,唯一的装饰品是一盆盆栽花,碧绿的叶子攀爬在一根竹竿上。“这是田七花,不需要阳光也能长得很好。”48岁的孙桂侠平静地说:“我养它,因为它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就像我闺女。”
孙桂侠的闺女叫李雨蒙,就躺在屋子中央的双人床上。一米六零左右的身高,体重却只有20公斤。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白皙的皮肤,但双手、双脚却扭曲变形。一张嘴,只能从嗓子里发出“啊、呀??”几个简单的声音。她不会哭,不会笑,看着满屋的人,她也没有任何反应。女儿不会走路,只能躺在床上靠手的支撑保持平衡,只有在扶着母亲的时,她才能站起来喘声大气。
年4月18日,孙桂侠生下女儿。像许多母亲一样,她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中。然而,女儿长到8个月,不会翻身不会爬;1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怀着忐忑不安,她医院,得到的诊断结果是:先天性脑瘫,属于智力残疾一级。抱着一线希望,孙桂侠与丈夫李树伟抱着女儿走遍大半个中国寻医问药,却无功而返。“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健健康康,活蹦乱跳地玩耍,而自己的女儿却什么都不知道时,心酸、心痛很难用言语表达。”孙桂侠说。脑瘫儿的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女儿不会吃饭,母亲就把饭菜嚼碎后喂到她嘴里;女儿不会吃水果,就连柔软的香蕉也要母亲嚼碎后喂他,女儿不会说话,全凭母亲的感应和细致入微的体贴才不让女儿受半点委屈。每天夜里,只要女儿有一点动静,她总是一骨碌起身,晒太阳对她来说是种奢望,有人对她不理解,说一个脑瘫儿有啥可惜的,拖累全家,还不如让她的生命之火自行熄灭,好早点解脱。
孙桂侠却不以为然,总是动情地说:“毕竟是一条生命,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放弃她!”令孙桂侠欣慰的是,丈夫对母女俩的不离不弃。夫妻俩都是农民,丈夫还一身病,但为了维持这个飘摇的三口之家,坚强的男人选择早出晚归给建筑队板砖赚钱,手脚每天都是血口回来,每个月也只能拿一千多块钱可是,再苦再累,只要回到家,望着眼前的妻子、女儿,笑容总会绽放在他黝黑的脸上。
为了照顾女儿,孙桂侠几乎不出家门,家里唯一一台电视机,成为她和女儿的整个世界。在她们家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毅力,看到他们,我们能感受到28年不离不弃去照顾一个吃饭穿衣都不能自理的人是多难的一件事,他们需要多大的信心和爱才能完成!他们都很伟大,伟大的父亲,伟大的母亲!可是,在他们眼中,这一切却是那么平淡、正常,他们感觉这是自己的责任,用他们的话说只要活着就不放弃。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平凡的伟大,愿好人一生平安。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