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子,这次的投票结果是不是我预想的“PU/PD”、“黑粪症和便血”这种经济实惠又有点玄妙的鉴别诊断占据了前几名!还不快赞扬你主子英明神武~
老大,并不是哦。排名前几的分别是共济失调、腹泻以及全身性疾病的皮肤症状哦~
纳尼,这些投票的人你都是怎么安排,不知道要让他们从我安排的选项里选吗。
你说说咋办,我这一篇篇编辑好的东西都要烂手里了!!!
三小时后
大家好,此次的分享是本次投票第一位“共济失调、轻瘫和瘫痪“的鉴别诊断
定义
共济失调、轻瘫以及瘫痪是大多数脑、脊髓以及外周神经相关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前者主要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而不影响肌肉力量,而后者仅影响肌肉力量。
那么三者的定义分别是怎样的呢?
共济失调意味着不协调,是一种感觉障碍而非运动障碍,其功能异常通常只在患病动物运动时能观察到,患病动物通常无法协调头部,躯干以及四肢的运动位置。共济失调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轻瘫意味着运动功能的部分丧失,通常表现为虚弱。
瘫痪代表运动功能的全部丧失。
老师老师,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呢?
临床表现与共济失调的类型有关哦
共济失调的分类
共济失调的分类需要进行完整的神经学检查(意识状态、步态、姿态、姿势反应、脑神经评估、脊髓反射以及疼痛感觉检查)。
输
需要特别注意步态及姿势。动物的步态观察建议在一个地面粗糙、宽敞无障碍的房间中进行,让动物主人或助手以缓慢的速度在检查者面前来回牵遛动物。
共济失调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本体感受性,小脑性和前庭性:
本体感受性
本体感受性共济失调主要与脊髓疾病相关,不存在头部震颤或倾斜,这点可以同小脑性、前庭性作为区分。本体感受性共济失调涉及脊髓的白质,反映传输非意识性本体感受的感觉束的功能障碍,包括背侧、腹侧、头侧脊髓小脑束,以及楔小脑束。
临床表现:
?常见摇摆步,姿势异常及步态异常(如行走时四肢外展、内收或交叉)
?伸展期步态的延迟伴随肢体过度伸展
?步幅较正常时加大
本体感受性共济失调常见于压迫性脊髓病早期,可能伴有或不伴有本体感受缺失(意识性本体感受缺失或足背侧着地)。一般来说,患脊髓疾病的动物会出现本体感受缺失相关的共济失调,但患有一些慢性脊髓疾病的犬,会表现共济失调,但没有意识性本体感受缺失。这是因为传输意识性本体感受的通路(薄束以及楔束)与负责共济失调的非意识性本体感受的传输通路不同。随着脊髓损伤的加重,就会出现轻瘫。
本体感受性共济失调也可见于脑部损伤(脑干、丘脑、基底核或皮层),但症状较轻,且如果是由于脑部损伤引起的,一般其它脑部症状(如嗜睡、行为改变、颅神经受累、转圈、抽搐)常比共济失调更明显。
当评估一个动物是否有本体感受性共济失调,首先要排除药物(比如镇静剂),或是代谢紊乱(比如严重贫血)的影响。
小脑性
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辨距障碍(无法控制迈步的频率和幅度),通常为辨距过大(前后肢抬高行走),前肢的表现更容易被识别。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其他特点还包括头部和全身的震颤,意向性震颤,后肢表现宽基步态。
输
临床上需要注意将辨距过大与由于前肢僵直或肌肉张力变大出现的类似表现进行鉴别,后者通常伴有继发于颈椎脊髓疾病的本体感受性共济失调。辨距过大通常表现为迈步时伸展时间延长(前伸),而僵直会导致前肢出现僵硬或痉挛。
※区分小脑性与本体感受性共济失调※
患病动物如果只是单纯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不会表现虚弱(轻瘫)或者本体感受缺失,因为不涉及上运动神经元或有意识本体感受通路。
※同时存在前庭与小脑性共济失调※
临床上偶见,这是由于二者解剖位置临近以及功能上相关,通常提示中枢受损。
前庭性
前庭性共济失调是三者中最容易识别的。
临床表现包括:
?主要表现为头倾斜,一般是头倾斜的一侧为受损侧
?其他常见的临床表现还有倾斜、摔倒、摇晃
?偶尔可见转圈、斜视以及眼球震颤
前庭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在疾病的急性发作阶段若同时有自发性眼球震颤通常表明病情严重。
临床上区分中枢及外周前庭疾病十分重要,因其鉴别诊断及预后具有很大的区别。
需要强调一点,一般来说特发性前庭疾病通常都是外周型。如果患者的临床表现提示中枢或是反常前庭疾病,那么对于脑部进行更进一步的神经学检查很有必要。
不同共济失调类型的鉴别诊断
前庭性共济失调—外周
中耳炎
特发性前庭疾病
肿瘤
前庭性共济失调—中枢
非感染性脑膜脑炎
感染性脑膜脑炎
肿瘤
小脑性共济失调
非感染性脑膜脑炎
感染性脑膜脑炎
小脑发育不全
本体感受性共济失调
椎间盘疾病(IVDD)
脊柱创伤
纤维软骨性栓塞
脊髓性颈椎病
肿瘤
寰枢椎半脱位
最后当然是今日份的诊断流程图了!
由于此次鉴别诊断内容较多,"轻瘫和瘫痪”相关内容我们将在下期继续放送,敬请期待!!!
本期劳动人民:
翻译/雯哥
校对/林嘉宝
编辑/霹雳小飞侠
审核/宝爷
YoungVets
与中国年轻兽医和兽医学生共同成长进步,提供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