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神经系统疾病难以治愈,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遭受瘫痪、丧失社交功能、生活困难等折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延缓疾病进展是难治性神经疾病的主要治疗目标。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神经再生和修复的理想细胞来源。近年来,干细胞已经成为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治疗新方向。近期,有科研团队在国际干细胞学术期刊“StemCellInternational”发表了新成果,提供证据证明了干细胞具有潜力改善神经系统疾病。01新治疗涉及14种疾病37例病干细胞已经成为最常用再生医学治疗手段。临床前研究表明,干细胞是神经系统疾病潜在的治疗方法。这项治疗评估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鞘内注射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鞘内注射具有独特的特征,能够使干细胞直接迁移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病变部位。这是一项开放标签的临床治疗,年12月至年3月期间,共评估了14种疾病37例患者,其中脑梗塞12例,创伤性脑损伤1例,脑出血1例,老年痴呆症2例,运动神经元疾病5例,脊髓损伤4例,脊髓炎3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多系统萎缩症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脑病综合征1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例,多发性硬化症1例,热射病1例。02临床结果:干细胞改善神经系统疾病安全可行在这项临床治疗中,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基线评估,并移植同种异体干细胞,剂量为万细胞/千克,连续4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一周。4次移植后,患者接受了至少6个月的随访。科研人员通过不良事件、脑脊液测试结果、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评估这次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此外,科研人员还对所有类型的移植干细胞的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并将此次治疗结果与之前的治疗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发生概率最高的不良事件是移植部位轻微疼痛(4.11%),其次是发烧(3.42%)和轻度头痛(2.05%),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鞘内注射后,30例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加,26例脑脊液中蛋白浓度均超过正常值,其他脑脊液指标维持正常。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显示,干细胞滴注后没有异常变化。与之前的治疗相比,头痛、发烧、恶心和颈部疼痛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几乎一致,甚至更低。根据以上的数据,科研人员认为,重复移植同种异体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03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案例(1)脊髓损伤病例XX,男,41岁,中国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年因车祸致胸背部受伤,胸背部疼痛,下肢活动障碍,伤后入急诊行胸椎CT显示:T10椎体骨折。进行了"胸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但仍遗留有双下肢L1以下感觉减退,L3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丧失,肌张力明显增高,双下肢严重痉挛致双腿难以分开,被动卧位,小便频繁难控,大便约5-6天一次。干细胞治疗:进行了2个疗程的干细胞的治疗,结合传统康复治疗。治疗后情况:首次干细胞治疗后3月,运动功能较前好转,可自主从卧位转为座位,从座位转移至轮椅,腰背肌力量明显增强,并在支具的扶助下可缓慢步行。体检:双下肢L1以下浅感觉减退,左侧下肢L4以下浅感觉消失;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大拇趾可主动屈曲,肌力1级,双下肢肌力1-2级;肌张力仍高但较前减轻,双腿之间可向两侧分开,双侧腱反射亢进,双下肢有不自主痉挛,病理征阳性,大小便正常。首次干细胞治疗后半年进行了第二疗程治疗。治疗后情况:可自动翻身、坐起、支具支持下行走。不带支具下站立可持续半个小时。体检:左侧L1以下浅感觉下降,L4以下消失,右侧L1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2-3级,左侧脚趾指可主动屈曲,肌力2级,右侧脚趾主动屈曲,肌力5级;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双下肢痉挛较前明显好转,目前仅小腿部痉挛。髌阵挛、踝阵挛阳性,病理征阳性,大小便正常。
(2)脑出血后遗症病例
XX,男,55岁
病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感觉减退5年,医院治疗都无进展。
入院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
入院情况:左侧上肢近端肌力IV级,远端肌力I级,左侧下肢近端肌力IV级,远端肌力III级。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病理症阳性,左深浅感觉减退。
治疗方法:进行了4次干细胞移植。
治疗后情况:腿比治疗前更有力,走路更轻松。天冷后身体僵硬程度减轻很多,温度升高。左侧上肢自近端向远端感觉较前灵敏,定位至手心,手指感觉无明显变化。左侧下肢自近端向远端感觉较前好转,定位至足心,足趾无变化。左侧下肢支配身体有明显好转,现可以自主活动。左侧上肢紧张时肌张力增强好转。
(3)帕金森综合症病例XXX,男,69岁症状:入院4年前开始四肢震颤,右侧较严重,右侧肢体明显肌肉萎缩,肌强直。口水不能自主下咽,垂涎。沉默不语。油脂脸,“面具脸”。面部、手、脚颜色呈暗红色。顽固便秘(6-7天一次),大便如石块。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一直吃药维持,出现过幻听、幻视。诊断:帕金森综合症。治疗:接受干细胞治疗,药物全部停用。治疗后情况:治疗6个月后老人面色红润,手脚颜色均匀正常。皮肤白皙有光泽。身体肌肉丰满且有弹性,面具脸消失,油脂减少。口水可以自主下咽。震颤已几乎不再出现。步幅接近正常,并且可以小跑,打乒乓球,放风筝。大便2-3天一次,条状*软便。生活可以完全自理。(4)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科研人员为29位ALS患者进行了4次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后第14天,患者的穿衣、卫生和上肢肌群肌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8天,言语、穿衣和卫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上肢肌群肌力评分进一步增加,且言语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第14天,由此证实干细胞治疗ALS效果好且安全。上海本正干细胞实验室收治了47例ALS患者,有22人在移植干细胞后机体功能获得改善,其中8人尤其明显。一位患者沈女士刚入院时言语不清、上肢乏力、下肢抬举困难,治疗后可以迈开双腿走路,干细胞治疗可以改善ALS患者的运动功能,整个过程是安全的。在此,我们汇总了使用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体临床治疗,以及所获得的临床结果。
4未来展望
过去十年的多个临床治疗数据表明,干细胞治疗后能够改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或急性脑损伤,患者总体状况得到改善;与单独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相比,同时接受干细胞治疗的病人拥有更好的效果。随着科研的进展,干细胞改善神经系统性疾病有望带来更多的喜人结果。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