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智商宝宝的20种日常表现 [复制链接]

1#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通过研究,认为人的基本智能可分为八种类型,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但是,开始时它们并不是时刻都能被孩子体现出来的。

宝宝敲脑袋非自虐

1-4岁的小宝宝,很喜欢敲打自己的头部。很多爸爸妈妈都担心,到底是宝宝自虐的举动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呢?

宝宝敲自己打头部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多达20%的婴儿和学步儿童故意去敲击头部,而且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这么做。敲击头部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宝宝出生后半年,在18至24个月的时候出现的频率最高。这种习惯可能会持续几个月或者几年,大多数孩子超过3岁后还有这个不好的习惯。敲击头部的原因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大多数孩子敲击头部是为了自我放松。你的孩子可能会有节奏地敲击头部,儿童发展专家认为,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帮助宝宝孩子抚慰自己。当宝宝的耳朵受到感染或有其他身体不适的时候,敲击头部可能会帮助他感觉舒服一点,也可以通过这样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感觉不那么痛苦。

此外敲击头部也可能是发泄强烈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孩子还没有学会通过语言充分表达他的感情的时候,他会使用身体动作来表达。而持续的敲击头部也可能是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自闭症和其他发育障碍。

父母应该怎么做

当宝宝习惯性的敲打自己的头部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确保你的宝宝从你这里得到足够的注意,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为想要吸引父母儿敲头。如果他仍然敲打自己的头来引起你的注意,那么父母不能完全无视这种行为,也不要责备或惩罚他,而是要温柔的教育孩子不要这么做。

如果宝宝经常在床上敲打头部,那么父母要检查婴儿床上所有的螺丝和螺栓,每月一次以上,以确保宝宝敲头的时候床会摇晃不安全。你的宝宝可能会因为敲打头部有一两个瘀伤,不过别担心——敲头通常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行为。宝宝经常有节奏的敲头,显然他喜欢平缓的节奏运动,所以父母可以帮助宝宝找到替代的有节奏的表达形式,如跳舞、唱歌、随着音乐拍手,或打玩具鼓等等。更严重的情况应该就医如果孩敲头的动作很频繁,甚至这个习惯会伤害到他自己,那么父母就要考虑带孩子去看医生了。因为不自觉的敲头是自闭症的早期表现,自闭症儿童不喜欢喝父母有身体接触,而且会慢慢失去行动能力、语言能力,甚至变得越来越孤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那么,宝宝还会有其他什么的举动吗?每种举动又代表些什么呢?

高智商宝宝的20种表现

条条君在此,为爸爸妈妈们罗列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20种表现。

千万忽视这些表现,因为,它们正是孩子发挥潜在智能的体现:      

1、善于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各种声响;

2、常给孩子朗读的故事,要是你更换了里面的某个词,孩子就会说读错了,并加以纠正;

3、喜欢对人讲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

4、喜欢提些怪问题,如人为什么不会飞等等;

5、喜欢把玩具分门别类,按大小或颜色放在一起;

6、喜欢伴随乐器的弹奏唱歌;

7、喜欢倾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能根据声响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乐器;

8、能准确地记忆诗歌和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乐曲;

9、善于辨别方向,极少迷路;

10、乘车时,对经过的站名或路标记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时候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11、喜欢东写西画,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种物体;

12、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东西都一学就会;

13、特别喜欢模仿戏剧或电影人物的动作或道白;

14、善于体察父母的心情,领会父母的忧与乐;

15、落落大方,动作优雅懂礼貌;

16、看见生人时会说“他好像某某人”之类的话;

17、善于把行为和感情联系起来,如说:“我生气了才这样干的。”;

18、善于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9、善于辨别出物体之间的微小差异;

20、喜欢摆弄花草、逗弄小动物,而对一般的玩具兴趣不大。

    

如果孩子如果第1、2、3条

表现突出,可能具有语言才能;

如果4、5条表现突出

说明有逻辑-数理方面的天赋;

如果6、7、8条表现突出

可能是个音乐苗子;

如果9、10、11条表现突出

说明有丰富的空间想像能力;

如果12、13条表现突出

可能具有较高的身体-运动智力;

如果14、15、16条表现突出

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智力较好;

如果17、18条表现突出

说明孩子有着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如果19、20条表现突出

孩子的自然观察者智力明显地具有优势。

所有宝宝的举动,开始时它们并不是时刻都能被孩子体现出来的。因此,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全面、细心地观察孩子方方面面的表现,从而挖掘出他的优势智力并适时地加以引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