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北五环外,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幼儿园:晨光脑瘫儿童康复中心。这是一所面向工薪阶层、专门接收脑瘫患儿的公益康复机构,是北京市残联定点康复机构。这里有69个孩子,都是脑瘫患者,年龄有大有小,其中7岁以下有30多个——7岁前是脑瘫的最佳康复期,随着孩子年纪渐长,治疗效果将大打折扣,康复可能性也将大幅降低。
“在关键时期给予支持,能改变孩子的命运”
社会上往往对脑瘫患儿还有误解,认为是“智力有问题”,事实上,他们主要是运动神经受损和肢体行为障碍,如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回归学校、融入社会的可能性非常大。在晨光,经过至少三个月到半年不等的康复训练,每年都有六七名患儿能够进入普通学校上学。
但由于家庭经济或医疗条件的限制,中国很多脑瘫患儿,并没有这样的机会。
晨光康复中心的园长张焕霞告诉我们,去年,有个患儿回到普通小学上四年级,考试考了五个班的第一名,“很多孩子其实智力不错,但如果不能走,他们就没法去上学。在关键时期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支持,你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全国六百多万脑瘫孩子,我们帮到一个不算什么,但对这个孩子和他的家庭来说,非常重要。”
晨光的孩子们在上课
抵抗力低、运动量大,脑瘫患儿对环境要求高
那么,脑瘫患儿究竟需要怎样的支持?
除了来自社会的理解和经济上的帮助外,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来说,其实舒适的室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空气状况,是他们所急需的:他们的身体抵抗力本就比普通孩子差,室内空气污染以及空气中的病*和细菌传播,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危害,加之康复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对室内环境的要求非常高。
朗诗资助的孙畅小朋友
据中国狮子联会工作人员侯师姐说,目前北京的康复机构环境状况层次不齐,固然有设施完善的私立机构,但由于经费问题,又对房屋面积和结构有要求,更多是像晨光这样,甚至有更糟糕的简易房、农民房。
晨光脑瘫儿童康复中心成立于年,去年4月搬来了如今的校址:北京朝阳区东北五环外的金盏乡。在此之前,由于拆迁、租金上涨或环境不利脑瘫患儿的康复等问题,已经搬了四次家。目前的校舍是一座90年代的废弃幼儿园所改建,重新铺平地面、粉刷墙壁,划分出了康复室、活动室、宿舍等不同功能房间,并在中国狮子联会的捐助下加建了一间食堂。
“每次搬家都是折磨,孩子们也不适应,好在现在这个能租比较长时间。现在的条件你们可能看起来还是觉得简陋,但对我们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张园长说。
晨光脑瘫儿童康复中心
企业在行动,还脑瘫患儿一个绿色康复环境
好在,有些企业已经